“呸!你吓唬谁啊,我先把你控制起来!”说着,江一梅就把俞晓溪的手按在座椅的扶手上。
俞晓溪故作痛苦状说:“一梅姐,你弄痛我了。”
“那你还敢不敢再瞎说八道了?”
“好姐姐,臣妾不敢了。”江一梅这才放手,两人又轻声笑作一团。
两人回BJ后,一晃,几天过去了。
在一个星期三的傍晚,俞晓溪约郑忆朗到五道口的药茶楼小聚。电话中,两人相约在五道口13号地铁站西口,然后一起去药茶楼。
周三傍晚六点半,郑忆朗准时在13号地铁五道口站下车,他出了地铁站西口,看见俞晓溪在一家水果店门口向自己招手,手里提了一个大西瓜。他赶紧上前,抱过来大西瓜说:“哦,好沉好大的大西瓜啊,咱们两人吃不了啊。”
喻晓溪说:“我们店里有好几位当年一起打工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吃。”
两人说着,一起来到了药茶楼。
郑忆朗抬头看着药茶楼的招牌念到:“‘诸葛氏药茶养生会所’,这个诸葛氏是谁啊?”
“药茶楼总经理江一梅的姥爷,京城药茶顶级专家。”俞晓溪一边说着,一边推开药茶楼的门,进到大堂就喊道:“快,谁把这位先生手中的大西瓜先接走,多切几盘,放到二楼‘春’包间,叫上江一梅和冯恬薇,大家一起吃。”
一位新来的女服务员认识俞晓溪,她从郑忆朗手中接过大西瓜,拿到厨房切瓜去了。郑忆朗紧随俞晓溪,上到二楼,进入“春”包间。
郑忆朗看到,“春”包间的茶座是中式装饰,茶桌是小叶紫檀的,配有六把明式圈椅,墙面装饰是颐和园的迎春花和垂柳。
郑忆朗站着欣赏了一番室内的景致,刚刚落座,“春”包间的门开了,江一梅满面春风地笑着走进来说:“早就听说俞晓溪总经理要在这里宴请贵客,怎么?就是一个西瓜宴啊!”
俞晓溪听罢赶紧起身,拉起郑忆朗向江一梅介绍说:“江总经理,这位就是我的客人郑忆朗。”
郑忆朗一边和江一梅握手,一边说:“幸会,幸会,我早就听俞晓溪说过,当年她在你这里打工,你是一位对她很包容的女经理。”
“哪里,我们都是打工者,彼此包容吧。”
大家正说着,实习经理冯恬薇端来两大盘西瓜来了,她把西瓜放到大茶几上。江一梅说:“俞晓溪请客,西瓜宴,大家吃瓜。恬薇,你也坐下,大家一起吃,也可以和你当年的小伙伴喻晓溪好好聊聊。”
她指着郑忆朗说:“这位是俞晓溪的客人,郑忆朗。”
冯恬薇看有陌生客人在场,说道:“一梅姐,我还要到大厅去忙一会儿,吃一块西瓜就走。”说罢,她静静地在一旁吃了一块西瓜,稍坐了一会,就知趣地提前离席了。
冯恬薇走后,郑忆朗笑着对俞晓溪说:“晓溪,我原以为你打工的药茶楼都是孙悟空呢,看来也有踏实肯干的沙和尚啊。”
俞晓溪反唇相讥说:“怎么了?嫌孙悟空太闹了?又想着沙和尚了?”
“哦,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同样的环境,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色彩也是五颜六色的。”
俞晓溪正要再说话时,江一梅一本正经地插话说:“晓溪,你先让别人把话讲完。我看郑总讲得有道理,西天取经,光靠孙悟空这样的神仙也不行,猪八戒、沙和尚也是需要的。猪八戒负责活跃气氛,沙和尚负责打扫战场。”
喻晓溪和郑忆朗听了,笑作一团。
接着,江一梅把脸转向郑忆朗问道:“郑总,你是经商办企业的前辈,在你看来,我们这家小茶楼要想继续发展,需要如何经营?”
郑忆朗想了想说:“经营茶楼我是外行,你和晓溪在这方面是专家。要说到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我的经验是:‘人无你有,人思你闯,宁吃鲜桃一口,不食烂杏一筐。’讲白了就是:“一招鲜,吃遍天!”看准了独家的东西,在别人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你就要边干边闯,在干和闯中杀出一条血路。”
俞晓溪目不转睛地盯着郑忆朗,她突然发现,郑忆朗在谈到企业经营时,总是能妙语连珠。
郑忆朗接着说道:“干企业,没有一帆风顺的,不失败几回,不喝几口水,不交几次学费,要想一次成功,门也没有!”
江一梅边听边招呼郑忆朗吃瓜,她接着问道:“郑总,你是晓溪的客人,听她说你的事业干得很成功,在全国各地开了好几家海洋馆。我也不把你当外人,我冒昧地问一句,你事业成功,家庭也搞得不错吧。”
听到江一梅说到这个问题,俞晓溪悄悄地冲她点了点头,竖起了大拇指。
郑忆朗听后,稍有些尴尬,他瞟了一眼俞晓溪。俞晓溪那里只顾低头吃西瓜,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又低头想了想说:“唉,人家都是事业家庭双丰收,我这里是‘顾了东头顾不上西头’赔了夫人又折兵。”
江一梅听后,眉毛一扬,看了一眼俞晓溪。俞晓溪冲她点了点头,大家心里都明白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的话:这部小说的第一部就到第50回(下)结束。请有兴趣的读者继续看这部小说的第二部《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第二部)》,从第51回写起,创作中,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中。谢谢读者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长篇小说!】
喜欢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