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经笑笑,站起了身,他将一个浓缩咖啡胶囊填进咖啡机里,冲了杯咖啡后,整个人伸了个懒腰,亦是取了卷画布出来。
画家职业似乎很悠闲。
三年画一幅,一画吃三年,这个说法其实有夸张的嫌疑。
除非要花个三年、五年准备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术展。
否则基本上还在创作周期内的职业画家们,每年都一定要拿出新的艺术品,以保证市场热度和收藏家对你的名字的熟悉感。
另外还有个吃饭的问题。
市场里你过去的作品多么热,涨幅多少,都是收藏家和画廊赚钱。
画家作为艺术品的生产者,通常只能赚新作品的钱。
大画家看上去收入高,但人家消费也高。
有私人飞机要养,有名模要泡,有太平洋上的小岛要买。
若是想要开个天马行空的大型美术展,画廊不愿意掏钱或者不愿意掏全部的钱的话,又动不动上百万成本就扔进去了。
画家经常是很缺钱的。
马奈这类除外,他那个大法官老爹留下了大约开一百万法郎的遗产。当时别说玩游艇了,直接买艘主力战列舰都够了。
而莫奈,马蒂斯,修拉……他们几乎到了生涯的晚年,仍然要经常画新作品卖给画具商和相熟的收藏家。
然则有些大画家能做到一年画三、四幅画,一幅画吃几个月。
这在行业内并不少见。
一幅油画、丙烯画,水彩画,快的情况下几个小时,慢的情况下扣除等待晾干的功夫,20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应该也够用了。
一个季度就累计的工作时间还不到一天,听上去很让人羡慕。
事实上,
功夫在戏外。
这种重要的精品画背后往往是上百张的废稿与被画家所销毁的练习之作。各种时间成本要比最后那张完成的作品本身所花在绘画上的几个小时。
多了何止十倍。
毕加索跟个没有感情的印刷机一样,一辈子整了接近四万件艺术品,每天完成一件,都要搞个一百多年。
可老毕那些真正精品的作品,无一不是反复练习,反复构思,反复重绘,画了几周甚至几个月才完成的心血之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绘画既追求当头棒喝的瞬间名悟,也追求反反复复,把铁砚磨穿墨池尽染的苦功夫
顾为经有系统的帮助,省下了锻炼用笔熟练度的繁锁。
有些只有画个十遍、百遍,才能画到心里去的感悟,还是省下不了的。
就拿他最新画完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no。5》和最初收藏家陈先生指点时,画下的草图做对比。
画还是那幅画,很多小的细节则已经变的更加精致。
树叶的起伏更加自然,人物的面容更为丰满。
就好比3a游戏厂商在作品发售后,加上了拥有更高清晰度的贴图模组。
特别是酒井胜子开发出的手指涂抹法对于画面的改造——胜子小姐提供了一个非常的好的思路,具体操作则还需要顾为经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的体悟。
顾为经绷好画布,用笔随意在画布尾端的留白处,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6的编号,就动笔画了起来。
草稿、底图、上色。
按部就班。
画家画画时能够按部就班,其实就已经值得庆贺。
超常发挥什么的,属于遇上了能烧三烛高香的好事。
能够按部就班的将作品画完,就意味着自己的绘画实力完全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