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儿院这种地上长大,应该怨愤。
身体天生带着病症,更是应该活的弱不禁风。
……
可无论他们应该有一千种,一万种变得脆弱的理由的。
但在相处下来。
顾为经知道,他们并不脆弱。
孤儿院里有脆弱无助的小孩子,但同样也有很多小孩子,身上带着一种骨子里深藏着的旺盛的生命力。
长在黄沙里的胡杨树,总要把根扎的比在植物园里的景观树更深一点,才能活得下去。
看看不给布稻小朋友巧克力吃,他不开心的张大嘴阿唔阿唔的吐着泡泡,想要咬你的手。或者自家的阿旺大王被茉莉拎去陪玩的生无可恋模样,伱就能知道这些小孩子们的生命力旺盛不旺盛了。
那么。
圣母像放在哪里,真的还重要么?
或者说。
是否真的因为殖民者的恶意,生下来便带有的苦难,命运对你的格外不公,人就一定要把自己活着比他人更加消沉一些?
命运的诅咒,又是否注定那样的坚不可摧?
一切的艺术传统,只有当创作者往里加入了属于自己的东西的那刻,它才算真正的活着。
以这个艺术评论家的观点做为标准。
顾为经第一次画的那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no。1》,不是一幅真正活着的作品。
因为那里面没有灵魂。
现在。
经过了二十次的迭代之后。
他身前的这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no。20》,也还没有真正的活过来,画到心坎的深处去。
因为这幅画,是陈生林的见解。
而非顾为经的见解。
见解本身没有对错,谈不上顾为经的艺术修为就要收藏家高,思想更加深刻。
但是。
陈生林经历过的一切,顾为经都没有见识过。
他不是一位亿万富翁,不是一个要竞选议员的人,他没有办法站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高度去思考问题,他没有体会过海外合作伙伴的有意的嘲笑,和不经意间所流露出来的不屑。
顾为经也没有办法像陈生林那样,遇见过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走南闯北,见识过世界各地霓虹都市最顶级的繁华。
从而对脚下土地的宿命,对过去一百年间起起落落,却最终逃不出刻骨贫穷的历史发出追问。
顾为经也提不出“5%发达国家”这样深刻的见解。
这些……从构图到思想,全部都是陈老板的东西。
行业内的鄙视链里,搞插画出身的艺术家的经常会被画展之类的地方出身的严肃艺术家在心里觉得低人一等。
就有这样的缘故。
画多了插画,有些画家常常在创作中就是会有这样的习惯,画家会习惯把自己的作品当成盛放别人思想的容器,而非自身见解生根的土壤。
喜欢全能大画家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全能大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