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素书全文讲解视频 > 第五章本德宗道章(第4页)

第五章本德宗道章(第4页)

解释

人心不足,欲海无边。但欲望的满足和追求应该有个合适的度,突破了这个度,没有止境地、贪婪地去索取,只能

反过来伤害自己。

所以,圣人之道,淡泊无欲。对于身外之物,来就来,

去就去,无须牵挂。财物的聚散多寡,官位的高低去就,不值得为之大喜大悲。佛教认为有求皆苦,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为人愿望渴求太多。所以,儒家主张无欲则刚,恭谦俭让,对人不求名,对物不求奢,是为君子。

文子说:祸患生于贪婪,幸福来自自我节制。圣人用心引导耳目,而小人则是用耳目引导心。

《吕氏春秋》说:事随心,心随欲,欲望没有节制心就没

有节制,心灵失去了约束就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

举例

汉文帝崇尚清静无为,他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花园、车马、服饰没有任何增加。他曾经想造一个露台,但一想到要花费百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经常穿的是很普通的粗布衣服,他的夫人们的衣服的边不能拖地,幛幔上不能绣花。他的陵墓都用瓦器修建。在他的带动之下,国家兴旺,百姓富足,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大展宏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的李若谷做并州太守时,有个人来投诉,说他的叔叔不认他这个侄子,企图侵吞他的财产。但把他的叔叔找来问了几次,都不承认告状的人是他的侄子。李若谷就让告状的人回家去打他的叔叔,他叔叔就到官府来告他的侄子忤逆

之罪。于是,证实了他们的叔侄关系,只能把财产分给侄子。

原典

悲莫悲于精散。

注释

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

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

其合于形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

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曰:“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解释

这里讲的是养生之道,也是人生的大道。心是身体的主宰,精神是人的根本。心理混乱,就会在身体上反映出来。精神过度劳累、消耗、散乱,人的根本就动摇了,悲伤和灾难就来了。

这里强调的还是对欲望的节制。欲望的扩张就是对精神

的耗散。

《淮南子》说:人的耳目怎么能长久地劳作而不休息呢?人的精神怎么能老是活跃而不停下来呢?

原典

病莫病于无常。

注释

注曰: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

不其病乎?王氏曰:“万物有成败之理,人生有兴衰之数;若不

随时保养,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当有死。天理循环,世间万物岂能免于无常?”

解释

“常”就是常态、常理,就是事物发展变化应该遵循的规律。无常是指无视或者不遵循这些规律,放纵自己,任意而为。其结果从身体上说会伤害身体,从人生上说,就是不

走正道,就会招来灾祸。

原典

短莫短于苟得。

注释

注曰:以不义得之,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苟得而能

长久者也。王氏曰:“贫贱人之所嫌,富贵人之所好。贤人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