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四合院之再启人生免费阅读 > 第四百七十六章远洋货运(第2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远洋货运(第2页)

两家船坞都历史悠久,两家船坞曾经一度垄断香江的修、造船市场,背靠大陆,这边根本不缺订单,而香江的定位又造成了香江的海运行业的繁荣,繁荣的海运行业也极大程度的推动了香江的发展,两者互相推动,造就了二战前香江的繁荣和两家船坞的辉煌。

当年的船队规模在东南亚无人能及,还能远赴欧美从事远洋贸易,也是极为挣钱的行当,可惜二战海洋成了货船的坟墓,即使躲在香江的维多利亚港,也被小日子轰炸和掠夺,全毁了,光是太古远洋船队和船坞就一共损失了近四十艘远洋货轮。

小日子占领香江后,更是直接侵占了两家船坞,战后,两家洋行才重新获得所有权,经过重建,又更新了所有设施,当时的生意再次焕发了青春,一时间极为火爆,主要从事的就是内地对外的商业货运。

可惜随着国内的政局变换,大量商人携款外逃,对外商业迅速崩坏,一直到解放后,直到现在也未能恢复,再加上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远洋货运的成本又一直居高不下,似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造船的业务一下就变得极为惨淡。

随着九龙仓码头的扩建,两家船坞和码头的盈利再次能力大减,来香江的货轮选择了物流更方便的九龙仓码头,即便是补充淡水和货轮检修、清理船底藤壶等业务也变得极为稀少。

近十年来,更是入不敷出,大量设备闲置,船坞停工,靠着出售船队的货轮勉强维持,可局面一直得不到真正缓解,导致大量工人解雇,即使留下的不多工人也是生活艰难,工人的平均月收入才六七十港币,无数工人为了生存,不得已转场到九龙仓码头从事力工,力工虽然辛苦,但每个月还是能多挣点,一百港币左右的收入还是很诱人的。

太古洋行更是将兴趣转移到了航空业、地产和糖业,彻底断了继续投入。

“太古和黄埔最多的时候有多少工人?”

调查员看着眼前这个神秘的老板,虽然没有明白老板的意思,但好在当时查过这条信息。

“52年太古工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千多人,现在只留了不到三百人,加上船员和管理人员才勉强六百人,黄埔也差不多。”

太古的船队还剩下五艘货船,这些只能在东南亚转悠,再远了去不了,现在最大的两个货运船也才三千吨,其它都是一千到两千吨的小货船,再也不复当年香江远洋货运船队的威风,这些船就是太古现在的主要资产,不进行维修都没法远航。

黄埔只剩下四艘,情况和太古也差不多,真是难兄难弟。

听说太古和黄埔共有有六艘六千多吨的大船不得已已经变卖,朱雪峰心里想笑,其中四艘都是被陈东那货买走的,当时给的钱可不多,毕竟都不看好海运市场,这时候的海运成本高的很,具体后面再说。

“就这样,两家船坞汇丰还估值六百多万?这船厂和码头看起来都离报废不远。”

两家船厂基本都处于停工状态,没有新船订单,码头卸货的也只有自己家船队的货船,规模大减。

邬倩倩会意的记下,这几艘货船虽然旧了点,但主体结构都没问题,也未出现严重的腐蚀情况,得益于工人无所事事,没事就拉上岸清理一下藤壶。

“总体情况就是这样,两家加起来也才九条船,船坞都是废弃,估值明显有些高。”

朱雪峰睁着眼睛说瞎话,船坞是处于闲置状态,可各种设备都很齐全,基本都做了保养后封存,想要恢复生产并不算太难。

“还有,船太少,还都小,只能在东南亚跑跑。”

邬倩倩在资料上看过,但现场看了,也有些失望,这种状态的货轮,远洋当然是够呛。

“老板,我问过,他们不少船都改成挖沙船,现在香江这边地产生意不错,有几个老板买了后改装去挖沙,听说比跑船挣的多。”

“你是说立兴置业的霍老板吧?”

邬倩倩也听说过,现在香江的工程用沙,姓霍的占了大头。

“邬小姐说的没错,就是霍家。”

朱雪峰知道,就是这个霍家,起步挺早,现在香江的地产界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可能没多少知道,霍家真正起家还真是靠挖沙。

还真是个眼光独到的生意人,后世他们家就成了香江的“海沙之王”,倒是与十九世纪西部淘金的另类发家史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赫赫有名的霍家居然是靠海沙起势。

人家淘金我卖水,你卖水我就卖食物及工具,那我就设计耐磨的牛仔裤,真正的聪明人不少,除了淘金的,这些人都发了家,霍家现在也在挖沙子,挺有意思。

“和霍家有过接触吗?”

邬倩倩一愣,不会吧,老爷连挖沙子也想掺和一把?

“没接触过,老爷你想把这几艘货船也改了?”

知道邬倩倩是回错了意,有外人在,朱雪峰懒得解释,笑了笑,“没这念头,只是问问,挺好奇的,走吧,咱们去九龙仓码头再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