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虽然丈夫不在,纪明德也未对容貌衣饰稍有松懈。
她精心装扮完毕,细看妆容与周身无一丝不精美,方才出门给婆母请安。
在柴家,每日与她一同请安的,有两个嫂嫂、两房共五个侄子侄女、三个仍在家里的小姑子、以及两个年幼、尚不满十岁的小叔子。
这是她成婚的第二十八天。
柴家人口太多。两个小叔子倒还好说,光三个年岁相仿的小姑子,便每人脾气、性情各有不同。婆母亲生的五妹妹活泼伶俐,顾姨娘所出的六妹妹更稳重端方,许姨娘生下的七妹妹性子最冷,又牙尖嘴利,总让她想起二姐姐。
安国公府人虽少,亲友却极多。纪明德自四岁养在太太身边,该见的亲友家都见过,记人对她来说并非难事。
可记人是不难,要与她们交好和睦,怎么就似比登天还难!
婆母说免礼,纪明德起身,依序立在二嫂身旁。
大嫂正在婆母身旁凑趣,说些今年风调雨顺,庄子上必然收成好的话。
纪明德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嫁妆。
规矩之外,父亲额外给了她两万银子置办嫁妆,共是五万。但太太和大姐姐办下来,多的只是现银、衣料、首饰。至于田庄和房舍、铺面这些最要紧的,竟仍是按规矩来,一个也没多添。
她手里只有一个庄子,每年能给二三百两出息。
一年二三百银子,似乎不少,也还远不到父亲以前贴补她的数目。在家时,父亲不但月月多给她二十两,逢年过节,还额外有红封。一总算下来,每年都少不了四五百两。
而柴家的月例只有一月三两,比安国公府的少一倍,一年只能到手三十六两,还不知过年时红封、分红有多少。
出阁还不到一个月,给众人送礼并收拢人手,她已经出去了三百五六十两银子。
这样下去,她的嫁妆花不了几年,岂非要坐吃山空?
入秋半个月了,她还没去庄子上看过。
但正当纪明德才要开口请示婆母,丫头一声报,三个小姑子一齐到了。
她只得先看小姑子们撒娇问安。
三人不分嫡庶,全聚在婆母身边说笑。
婆母也不分是亲生的还是妾出的,从最小的开始问起,一个个关心过昨夜睡得怎么样,一早起来有没有觉得着了凉。
这样的场景已经每日看了二十几天,可看到现在,纪明德还是觉得眼睛发疼。
太太对她,从没有过这样真切热情的关怀。
对二姐姐,虽然也没有过,却从不少亲近的垂问抚慰。
连二姐姐的嫁妆,也比她的多出一个庄子和一个铺面。
这都是太太偏疼二姐姐才有。
但幸好,二姐姐已经和太太离了心。
不知太太明白自己错付,夜里有没有悔恨过?
纪明德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问过女儿们,朱夫人便仍叫儿媳和庶子、孙子、孙女们自去用饭,她只留三个女孩儿一起吃饭。
纪明德没时机开口,只能先随两个嫂子一起告退出去。
她一则心里有事,二则,也有些懒得应酬,便没似往日一样,与两个嫂子说几句话再回房。
她两个嫂子互相看了看,都抿嘴笑。
待她走远了,柴二奶奶便道:“总算不用再听她说:她家怎么样,这里怎么样;她有什么东西好,要送咱们了。看来,她是自己也烦了?”
“她最好是烦了!”柴大奶奶也让子女先回去。
她自己慢慢和妯娌走一段,说道:“她是国公府的小姐,出身高,带进来五六万嫁妆,什么都有。可咱们虽然不如她,也不是那见不得人的破落户家出来的!她见天送这个、给那个,她虽说不要还礼,可难道咱们还真不还?还多了,自己心疼,也实在出不起和她一样的。真还太少,又怕失礼,叫人笑话!她从此不搭理咱们,我才轻松呢。”
“可不是!”柴二奶奶忙附和说,“一家子过日子,谁也不缺衣少穿,也不等着她的东西救命。平白欠下这些东西,就好像欠了她多大人情。若说不要,又怕三弟知道,面上不好看。”
两人越说越起劲,索性约了同去柴大奶奶屋里,一起吃早饭。
纪明德并不知两个嫂子在背后对她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