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朱由校的兄弟名字 > 第两百六十八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3页)

第两百六十八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3页)

“至于胥吏……”朱由检看了一眼自家皇兄,无奈笑道:

“冗员的事情哥哥难道忘了?这两百多万胥吏能办事情的恐怕不足三成。”

“既然如此、那不如直接将其他七成解散,反正他们没有俸禄,而只是为了权势。”

“一旦兵马司建立完善,他们也只有老实等着被解散了。”

“大明的胥吏,只需要和百姓达到一比三百人的比例就足够。”

朱由检说出的比例有些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大明的经济就决定了不可能有比例太小制度。

一比三百已经不错了,最少能保证每个村都能有一两个胥吏。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只需要四五十万胥吏,就足够满足除了京城外其他地方上的政策下发。

毕竟一些政策的发布和执行上,除了胥吏外、还有衙役和兵马司可以一起进行。

这么一来,即便算上京城,哪怕有六十万胥吏,五十万衙役和兵马司,他们的俸禄也不会超过九百万两银子。

况且、许多伤残退役的将士,也可以经此好好安置了,八十八万兵马中也可以慢慢进行退役一批兵马,将军队的军饷和文官体系下官吏俸禄控制在两千五百万两以下就足够。

大明眼下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清朝乾隆三十一年的水平。

乾隆三十一年的清朝人口是两亿,而眼下的大明不会超过两亿,大概在一亿五千万左右浮动。

大明人口少,却耕地多,并且财政收入达到了清朝乾隆三十一年80%程度。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有了辽东迁移屯垦政策和旧港的迁移政策,加上收复旧港耕地的缘故。

朱由检对于大明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甚至就眼下来说,他认为大明的财政潜力还没有被彻底挖掘出来。

就单单一个盐税,乾隆年间可以达到七百多万两,而眼下的大明还是三百万出头,这其中就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至于茶税、矿税、酒税、商税就更别说了。

不过需要在意的是,在建立起一些税收的同时,也要取消一些税收。

比如明代的商税主要包括市税、关税和舶税三种,而关税并不是海关税,而是称“通过税”,大体是指官府在商人比经交通要道设关立卡,征收通过税。

这种税收的存在,导致了货品流通的难度加大。

根据锦衣卫的汇报,一些江南的商贩布去洛阳,结果一路上要经过几十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伸手要钱的人。

一路上交税额度数倍于货值,并且没有落到朝廷手中。

作为商人,他们也只能选择高价贩布来回本,所以这种税是应该取消的。

至于农业上,杂七杂八的第三项税务更是看的农民眼花缭乱,正税看上去只有5%,但实际上加上其他的第三项税,税率直接拔高到15%~20%。

尽管这在历朝历代中,已经算是比较低的税率了,但朱由检知道、必须改变农业税在大明国内的占比。

降低农业税,不仅是在缓解社会矛盾,也是再给小冰河大灾下的百姓和朝廷一条活路。

在他看来10%的粮食实物税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只要能把大明眼下近八亿亩田地田赋收上来,近八千万石粮食在折色后,价值两千八百万两上下,足够大明基本的行政开销。

再算上农业税加商税、海关税,加盐课和茶课、酒课国营的模式。

以大明眼下的疆域,税收足够突破四千五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是折色,真的收上来还是实物,毕竟如果大明真的每年收上来这么多银子,恐怕每年都要面对一场小型的经济危机。

不过、以粮食为主的事物才是接下来大明最需要的存在。

“弟弟只说了杨文岳他们,还有孙元化和毕懋康呢?弟弟想调他们去干嘛?”

朱由校对于自家弟弟的想法更感兴趣了,尽管他还是担心这样的新政会导致数量庞大的文官和士绅反扑,但他想了想他们兄弟手中的兵权,以及燕山学府的学子,渐渐放下了心来。

“他们二人,臣弟准备让他们筹备一个军备研究院。”朱由检带着一丝笑意回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