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 第290章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1页)

第290章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1页)

史湘云一冲动,公开宣布自己要做东请大家重开一社,薛宝钗问她以什么为题,史湘云就说要做菊花诗。

薛宝钗顺势出主意说把大家都请来,一起吃螃蟹,这样大家吃过了螃蟹,他们就可以随便作菊花诗了。

在风月宝鉴背面,“菊花”与“螃蟹”都是另有所指的,我们这回先来说菊花。

原文是:

这里宝钗又向湘云道:“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

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湘云只答应着,因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我如今要作个菊花诗如何?”

上回说到这里时,我们说过,薛宝钗给史湘云提的建议,她只是表面上答应,也算是顺水推舟。

所以这里也说湘云只答应着,并且说出了心里的话,如今她要作个“菊花诗”,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其实知道了湘云代表李自成的大顺军,我们才能解对方向,更容易理解风月宝鉴背面所写。

如果说湘云的咏白海棠是明亡以后祭奠当初的大明,那么这里拟菊花题就是复盘,回忆当时的具体经过。

我们把隐射再简化,史湘云此处代表李自成,他要做东请大家重开一社,就是李自成要推翻旧的大明王朝,自己重新建立一个朝代。

而他此时要作菊花诗,就是效仿黄巢,杀进长安,也就是京城。

黄巢是唐朝后期农民起义领袖,他从小文武兼修,三次科举不中之后,认为唐朝的考试有内幕,因此怀恨在心,写下了着名的菊花诗,《不第后赋菊》,从此成为大唐王朝的掘墓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就透露了他的抱负,后来黄巢果然攻破了长安,短暂的建立了大齐政权,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史湘云此时正准备攻破都城,所以他要学黄巢作菊花诗,是与他十分相似的。

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

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

这里说的“恐怕落套,”意思是恐怕重蹈覆辙,象黄巢一样最终也落了个失败的结局。

这后面就是二人商量拟菊花诗题了,十二个题目,就是包含全部的事了,不再局限于学黄巢的菊花诗,我们看具体是怎么想的:

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

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前面说过,《红楼梦》前36回基本都是纪实,36回之后的内容是有实有虚,这里的拟菊花题也做了说明,就是有赋景有咏物。前面史湘云说要作菊花诗就是隐喻历史,后面拟菊花题,就是隐指作者团队写这本书。

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

第一个是菊梦,梦就是做梦,李自成此时想攻破“长安”,一统天下,薛宝钗代表的满清也同样有这个梦,因此第一个想到的是“菊梦。”

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

湘云话里的内涵是“已经不只是在做梦了,这事已经有影子了。”

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夹的上。我又有了一个。”

薛宝钗不再和她争了,因为这些事都是过去的事了,所以拟菊花题,写菊花诗,都是在回忆过去的事,过去的历史,就和作者写这本《石头记》一样。

所以一开始是回忆,回忆着,发现有些事情容易忘记,记忆模糊了,就成了“菊影”了。

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

因为时间久了,历史会记不清了,所以要问,几个作者之间会互相问:“你还记得那件事吗?”

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

对于记不清的事,就要去弄清楚,因此要“访菊,”也就是寻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