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取
小取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备梯
备水
备突
备穴
迎敌祠
号令
杂守
亲士
【原文】
入国而不存其士①,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②,桓公去国而霸诸侯③,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④,而尚摄中国之贤君⑤。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释】
存:恤问,关怀。
文公:指晋文公重耳,他曾被迫流亡于外十九年,后来回国即位。他在位期间,重用贤才,终于使晋国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桓公:指齐桓公,他未做国君前,他的哥哥齐襄公昏庸无道,而被迫出奔莒国,襄公死后他被迎回即位。
勾践:越国国君,曾被吴王夫差打败,于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在范蠡与文种等贤臣的帮助下消灭吴国,报仇雪恨,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摄:同“慑”。
【译文】
治理国家却不关心贤士,如此就会有亡国的危险。见到贤人却不马上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任用贤士更急迫的事了,如果没有贤士也就不能谋划治国良策。怠慢贤士、轻才,而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前,晋文公被迫出逃却能够匡正天下,齐桓公流亡国外却能称霸诸侯,越王勾践遭受吴王之耻,却还能威慑中原各国。这三个人能成功扬名于天下,都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能够忍受极大的屈辱。所以望闻问切,最好是不失败,即使失败也要有办法挽回局面这才叫善于用人。
【原文】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自,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①,虽杂庸民,乡试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注释】
内:当作“”,即“退“的意思。
【译文】
我听说:“不是居处不安定,而是我的心不安定;不是财物不充足,而是我的心不满足。”所以君子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于待已而严于律人。君子对进取的士人,能够不挫败他的志向,对于退隐的士人,也要体察他的苦衷,即使贤士中杂有平庸的人,也并不怨悔是他有自信的缘故。所以即使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而能躲避困难的。
【原文】
是故偪臣伤君①,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②,上必有詻詻之下③。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④,焉可以长生保国。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⑤,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谄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上之士邪⑦?杀身而丧天上。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注释】
偪:当作“佞”。
弗:同“拂”,矫正,纠正。
詻詻(è):直言争辩的样子。
支苟:当作“交敬”,即“交儆”,交相儆戒的意思。
喑(yīn):沉默不语。
唫(yín):同“吟”,沉吟的意思。
桀纣:分指夏桀和商纣,分别是夏、商两朝的未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