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成语小故事十则 > 第61章 如火如荼(第1页)

第61章 如火如荼(第1页)

“如火如荼”的成语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具体与春秋时期的吴国国王夫差有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军容之盛,气势之旺,现也常用来形容某种活动或事业旺盛、热烈或激烈的景象。

在春秋时代的末期,那是一个诸侯争霸、英雄辈出的年代,吴国国王夫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诸侯国中崭露头角。他凭借精兵强将和巧妙的战略战术,连续发动了多次战争,成功地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使得吴国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夫差的威名也响彻四方。

雄心勃勃的夫差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的目光瞄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于是,他决定继续向西北进军,意图一鼓作气,将强大的晋国也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从而实现他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然而,就在夫差志得意满,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威胁悄然而至。越王勾践,这位曾经被夫差打败并沦为奴仆的君主,并没有在逆境中沉沦。相反,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复仇的时机。

终于,当夫差率领大军远征晋国,国内空虚之际,勾践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亲率精锐之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吴国国都姑苏(今苏州)。勾践的军队行动迅速,攻势猛烈,不仅迅速占领了姑苏,还切断了夫差的退路,使得夫差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猛然间打破了吴王夫差心中的宁静与得意,使他从胜利的巅峰跌入了现实的冰窖,大为震惊。他深知,当前的局势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严峻性不容他有丝毫的迟疑与懈怠。于是,夫差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召集了朝中文武双全的大臣们,齐聚一堂,共商应对这场危机的良策。

在紧张而凝重的商议氛围中,众臣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此时选择退兵,不仅会损失惨重,更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两面受击,难以自保。而若能够一鼓作气,集中全力,击败晋国,稳固吴国在诸侯国中的霸主地位,那么回头再来收拾越王勾践,也将是水到渠成,为时不晚。在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夫差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倾尽吴国之力,尽快征服晋国,以巩固自己的王权,确保吴国的长治久安。

为了在这场关乎吴国命运的决战中出奇制胜,夫差亲自披挂上阵,精心策划了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他亲自挑选了三万精兵强将,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刻苦训练,勇猛善战,无所畏惧的精英。夫差按照红、白、黑三种鲜明的颜色,将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分成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排列得整整齐齐,横竖皆是一百人,形成了一道道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防线。

在每个方阵的排头,都站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军官,他们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负责指挥整个方阵的战斗行动。而每十行,即一千人,则由一个大夫统一管辖,确保战斗指令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士兵,并执行到位。三个方阵分别由三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军率领,他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构成了吴军无坚不摧的核心力量,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大展身手。

在夜色的掩护下,吴军悄悄地出发了。他们沿着预定的路线,迅速而有序地行进,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了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此时,天色刚亮,吴军便不失时机地擂响了战鼓,顿时,欢呼之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晋军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地抬头望去,只见吴军的三个方阵气势如虹,犹如天兵天将降临人间。白色方阵望去如同开满白花的茅草地,纯洁而神圣;红色方阵则如火焰般炽烈,充满了战斗的热情和决心;黑色方阵则深邃莫测,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神秘和力量。这一幕震撼了所有晋军将士,他们无不惊叹于吴军的军容之盛,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如火如荼”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原意是形容军容之盛。在现代汉语中,它则常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或激烈。无论是政治运动、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活动等领域,只要场面宏大、热情高涨的场景,都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

例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竞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等表达都是对这一成语的恰当运用。同时,“如火如荼”也常被用作褒义词,强调某种活动或事业的繁荣兴旺和蓬勃发展。

喜欢成语小故事畅想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成语小故事畅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