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五六年,十一月,廿九,宜祭祀。
洛阳,明堂。
安禄山那庞大而臃肿的身躯被华丽的龙袍紧紧裹住,龙袍以明黄绸缎为底色,上面用金线绣着张牙舞爪的巨龙,在阳光的映照下,金龙栩栩如生,似欲腾飞而出,彰显着无上的权威。
他头戴沉重的冕旒,冕旒前后各垂有十二串玉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颗玉珠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安禄山一步一步的走上祭坛他的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神情,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似乎在这一刻,他已经成为了这天下真正的主宰。
负责祭祀的高尚等安禄山抵达顶端后,立刻高声吟唱着古老而庄重的祭文,那声音在明堂上空回荡,引得周围的空气似乎都为之震颤。他的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眼神时不时地望向安禄山,仿佛在等待着这位“新帝”的赞许。
台下的官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声虽小,但在这肃穆的氛围中却也隐隐可闻。一些人对安禄山的叛乱之举本就不齿,但在这权势的威压下,也只能无奈地低头。而那些追随安禄山的人,则在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荣华富贵能更进一步几何。
士兵们大多神情冷峻,他们站得笔直,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中的一些人是被安禄山的权势所裹挟,参与到这场叛乱之中,此刻望着祭坛上的安禄山,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吹起了众人的衣角和须发。安禄山站在祭坛顶端,俯视着台下的一切,心中满是得意。
高尚念完祭文后,开始念册封之辞,其声音越发高亢激昂,在明堂中回响:“朕以眇眇之身,承天命、御大宝,君临天下……安守忠,忠君爱国,才略出众,运筹帷幄,有济世之良能。朕心嘉许,特封其为征西将军……封安庆绪为晋王,赐食邑八百户,封安庆彬为赵王,赐食邑一千户……钦此!”
随着册封之辞念完,台下众人的纷纷叩首谢恩,表情复杂。
安庆绪则是眼神恶毒地盯着站在武将队列的安庆彬,心中怒火中烧。他暗自咬牙切齿,心想:“这安庆彬何德何能,竟也封王且食邑还比我多!这天下迟早是我的,你如今这般风光,日后定叫你好看!”
他攥紧了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脸上却还得强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跟着众人一同谢恩,那声音里却透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阴狠。
安庆彬察觉后背有些凉凉的,回头望去,正好与安庆绪对视到一起。
安庆绪反应的很快,立马摆出了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笑脸,朝安庆彬微微点了点头。
安庆彬也微笑回应,他知道安禄山登基后,夺嫡这事就避免不了了。
……
祭天等事结束后,安庆绪与安庆彬被安禄山同时唤到了上阳殿。
安禄山见二人到了便说道:“我自范阳起兵,到现在坐拥四道之地,顺应天命而登基,你们可知朕为何能功成?”
安庆绪恭敬地回道:“父皇天纵英才,有勇有谋,又得将士们拼死效力,自然是战无不胜,成就大业。”他微微低头,眼神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安庆彬则稍微思考,随后拱手道:“儿臣以为,父皇全凭手下的谋臣将帅才能功成。”
安禄山听了安庆彬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微微点头道:“嗯,安庆彬,你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为父能有今日,靠的就是手下有一班能人异士。”说罢,他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又继续说道:“不过,这天下虽已在我手,但要坐稳这皇位,还需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合力。”
“这样吧,庆绪随守忠征讨长安,庆彬明日回山南东道继续行动。你二人谁做得好,这太子之位便是谁的。”
安庆绪听闻此言,心中先是一喜,觉得终于有了明确的机会可以与安庆彬一较高下,进而夺得太子之位。但他又不禁担忧起来,怕安庆彬在山南东道立下更大的功劳。他表面上却依旧恭敬,说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期望,必全力以赴征讨长安,早日为父皇拿下这大唐都城。”
安庆彬则心中一凛,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安禄山这是有意让他们兄弟二人相互竞争。他沉稳地回应道:“儿臣领命,定会在山南东道攻城掠地,为我大燕打下更广大的领土,不负父皇所托。”
安禄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你们二人下去准备吧。记住,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莫要让朕失望。”
……
长安。
李隆基此时已经知道潼关失守的坏消息了,英明一世的他开始害怕了,现在燕军要是攻向长安,长安必定撑不到勤王军到来。
李隆基着急地问杨国忠:“这该如何是好啊?”
杨国忠也害怕了,如今京城空虚,满打满算都不会有超过五万人的大军,更别说其中士卒战力参差不齐。
于是杨国忠连忙建议道:“陛下,微臣认为,应当即刻幸蜀。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物资丰富,可为陛下提供一处安身之所,待李光弼将军、郭子仪将军他们率军荡平贼寇,再回长安。”说罢,他偷偷抬眼观察李隆基的神色,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退路,想着若能成功劝得皇帝入剑南,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便可进一步巩固。
本来担任剑南节度使的是史思明,但安禄山起兵后,他蛇鼠两端,直接被杨国忠雷霆手段拿下了,如今的节度使是杨国忠本人。
“幸……幸蜀吗?”李隆基心动了,可脸上仍残留着几分犹豫与挣扎。他在御案前来回踱步,龙袍衣角随着步伐晃动,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唐的命脉之上。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开创盛世、意气风发的君王,满心被焦虑与恐惧充斥。
一旁的高力士看着陛下这般模样,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轻声劝道:“陛下,杨国忠大人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当下局势危急,暂避锋芒或是良策,留得陛下安然无恙,大唐便还有希望。”高力士的声音沉稳,试图安抚李隆基慌乱的心。
李隆基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让杨国忠在政事堂收集意见,后天之前给出方案。
喜欢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