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如今快到晚膳时候了,何不用过晚膳在走,而且博裕一直念着想父皇了。”慧贵妃见司永沛又是问完事便要走,面带上带着哀求、期盼的神色。只是四皇子如今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奶娃娃,而且还经常见不到皇上,那里会想念父皇?
“那今日便留在你这用膳吧。”司永沛看了看天色,想了想后决定留下。
“臣妾这就去让人准备。”慧贵妃欣喜不已,一叠声命人去准备晚膳,派人去把四皇子带来。
“皇上,边关八百里加急。”这时一名小内侍匆忙来报。司永沛二话不说,便带人回了御书房。慧贵妃又是空欢喜一场,只能不甘地看着司永沛离开。
司永沛一回到御书房,便匆忙接过信件看了起来。天云关已经失守,蛮族大军已经进入大厉境内,而支援的大军还有一日方才能赶到天云关附近。这已经是司永沛登基以来,第二次边关失守了。
“来人,给我传军部、户部、吏部尚书。”司永沛将那信件放到御案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等几位大人到了之后,司永沛让他们看过刚收到的战报。声音冰冷地问道:“你们谁来告诉我,原本早应该赶到天云关的大军,为何迟迟未到?”
“启禀皇上,今年多处粮食减产,粮草迟迟收不上来,这才延误了行程。”军部尚书回禀。行军打仗少不了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是这次粮草迟迟不能备齐,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行军吧?
“只是先行军队的粮草你们都备不齐,那后面的军队你们又有何安排?”司永沛话语中没有怒气,却十分冰冷。此次面对的是蛮族的联军,除了调遣大军前往,司永沛还下了旨意,在各地征收兵役。
“臣等一定会尽力而为,只是如今国库空虚,不知能否增收赋税?”户部尚书心中苦笑,就算不打仗,国库里的银两都不够使。如今战事又起,去哪找银子?他已经上了好多次折子,头发都快愁白了。
“此事不可再提。”司永沛态度坚决地否决了增收赋税的事,如今因为兵役与粮草征收一事,已经弄得怨声载道,此时若是增收赋税,只怕真的要民怨四起了。
“皇上——”户部尚书苦着脸,欲言又止。
“实在不行就开内库吧。”司永沛有些无奈。先皇还在的时候就国库不丰,到了他手上更是一日比一日少。救灾不说,还有接二连三的战事,都将国库耗得一干二净。此时困扰司永沛的事又多了一件,他要从哪里筹钱?
“皇上,只怕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人人都说这天下最富有的就是商户,不若只增收商税?”吏部尚书知道农税不能增收,于是将主意打到了商人头上。
“皇上此法甚好,士农工商,商居末等。但是商户是最有钱的,增收商税不会有太大影响。”户部尚书赞同说道。
司永沛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事放到了早朝时商议。朝中多数大人都同意增收商税,司永沛才下了旨意。只是这消息一出,又是引起一阵哗然,这严重影响了商人们的利益。
如今战乱,原本商户们的生意都多少受到了影响,此时朝廷还要增收税收,一时之间,有些小商铺便关了门,结束了生意。商户原本税收就高,如今又增加了税收,有些死脑筋的觉得实在没有利益,于是准备做点别的。
关门的商户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商户选择提升物价。而京城的物价就在董家和另外几个大商户的带头下飞速抬高。
董老夫人手中转动着佛珠,她面前坐着董家三位老爷。自从上次主上派人通知过她之后,她就一直提心吊胆,准备将这事告诉几个儿子。后来主上又没了动静,她也就将这事放了下来。
谁知朝廷颁布了增收商税之后,主上的人再次找了上门。而这次她十分肯定,这个悄无声息多年的主上,终于要动手了。
她看了一眼几个儿子,老大如今越来越阴沉了,老二则是一副颓废的模样,老三还好些。唉,董家太夫人叹息一声说道:“今日找你们来是有事要告诉你们,此事关系着我们一家的性命。”
“到底什么事这么严重?”董家几位老爷被吓了一跳,异口同声地问道。
“你们知道为何此次我要让你们不留余力抬高物价吗?”董老夫人问道。
“不知道。”董家三位老爷摇头,难道不是为了应对商税之事?
“这都是主子的吩咐,我估计此次抬高物价的大半商家都是按主子吩咐做事。”董老夫人缓缓说着。
“太夫人,您这是何意?”董家老大惊讶地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而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如出一辙,他们今日才知道,自己家还有这么一个主子。
“这事还要从前朝说起。”董家太夫人开始回忆很久以前的事,那些事久得就像上辈子发生的一样。那时候董家也是世代经商,但是远远没有现在这般富贵,只能算是富贵之家。
只是董家老太爷的父亲,曾无意之间被还是太子的前朝皇帝救了一命。为了感谢太子殿下,董家成了太子阵营下的人为太子办了不少事。
太子登基之后,想要挽救破碎河山,但是却发现无力回天。于是便将宫里的珍宝财物偷偷转移出宫,交给不同的人隐藏。因为董家忠心耿耿,太子将大部分财物交给董家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