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是一系列面向特定行业与岗位的知识技能培训,更注重专业技能,而理论课程作为这种技能培训的一环存在,更像是专业「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作为这一模式的副作用,毕业生知识面窄,体系不健全,科研能力相对弱等一系列问题在当时也普遍存在。
当然,专业本身就是针对某些行业的说法,对于大学内部,则更多讲学科,但我们曾经的计划经济更强化了专业对口或对口专业这个概念。
然而工作包分配,专业岗位对口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更强调了教育规律,因此才有90年代的大合并,单科性学校几乎全部消亡,都向综合发展。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更强调通识教育,强调强基础,而不是强技能。
原本的以行业甚至岗位为目标设计的院系设置逐渐为科研指标让路,已经日趋衰微,取而代之的是面向科研(论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成了后续诸多「产学研脱节」以及一系列就业问题的主要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几十年来我国产业体系逐渐向着更加高端的位置攀爬,行业、岗位的分化也变得日渐精细,远非当年「包分配」的时代可比。
高校与市场两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使得专业与行业、岗位的对应也因此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加模糊,复杂程度远超「对口专业/岗位」这类说法的简单描述。对本科而言尤其如此。这套模式发展到现在,进一步催生了两个对上一代人而言难以想象的事实。
第一,面向就业、支持就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已成为少数,越是高(科研)水平的院校这一点越明显。
最极端的例子如清北复交,除法学、财会类、管理类、软件工程等顾名思义与某些行业/岗位直接对应的应用型专业之外,大部分专业在本科阶段只会着重传授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不会培养什么面向就业的技能。如果想在本科毕业后拿到比较好的就业结果,往往需要相当优秀的规划能力或长时间的补课。
第二,由于交叉学科与交叉方向广泛存在,面向科研而非就业的培养方案反而降低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当然,前提是你能掌握好一个知识体系,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专业壁垒降低的好处仅适用于头部的毕业生。
后文中将围绕这两个基础事实做一些详细分析。
2无处不在的「转行」
2。1「转行」的一般情况
人们对「转行」的一般印象一般来自于转CS,转金融,转法学,转师范,考公等等在互联网上被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如果在这种普遍印象之上再叠加「对口就业」和「转行」的粗暴二分,就很容易认为每个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本专业直接对口的岗位,就是转行进入这些热门行业。
但这种理解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不小。
真实的就业情况比起这种对口和转行的简单二分,更接近一种「到处乱跑」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培养体系主要面向科研的非天坑理工科专业中基本都有体现。
在我们介绍各专业的文章中,这种就业模式通常被称为「依托专业知识进入业界」,典型例子如物理博士跑去华为做硬件,数学或物理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对冲基金,核工程硕博最后去航天企业,做强电的电气工程硕博毕业后去做扫地机器人,电子信息的硕博最后去药物研发等等……
这一类例子在天坑以外的各专业中相当丰富。
字面上看,学生毕业的院系和最后从事的工作差异巨大,但如果仔细分析,则会发现每一个「到处乱跑」的例子后面,都有某种知识与能力体系上的联系。
物理博士可以去做硬件,是因为很多物理专业的博士本身就需要设计仪器,因此积累了硬件相关的知识,再加上博士学位的助力,进入华为自然不难(参照物理学介绍);
核工程博士可以去航天企业,是因为核工程专业下有几个方向需要等离子体物理的相关知识,这与航天工程的需求是重合的(参照核工程、航天介绍)。
电气工程博士可以去做扫地机器人,是因为无论强电弱电,电子学的知识本身重合度极高,同样满足这些家电企业的要求(参照电气工程介绍)。
……
同样的「转行」在本科毕业读研时也大量存在,模式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详谈。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工作与原本的专业相比,并不完全契合,而是普遍存在一定差异和一些关键的相似点。
不过以几个相似点为基础,这些差异对功底扎实的人来说并不难跨越,使得「到处乱跑」的就业方式成为可能。
其实这也是目前强调的通识教育的好处: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因此可以快速实现转行。
2。2基础能力与交叉学科
上面提到,转行的核心在于看似不同的方向间普遍存在的一些「关键的相似点」。
依照笔者的个人经验与这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