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金瓶梅和水浒是什么关系? > 第132章(第2页)

第132章(第2页)

逐日类推……

如此这般,利用日光和风力去蒸发水分,逐日提高卤水浓度,待到卤水跑到底池时,就已成为了食盐的饱和溶液。

再晒两日就会析出食盐结晶,即得到了粗盐。

“然后将粗盐捞起,归到底池之下的坨台,暂时储放。”

西门卿给没有在场的,唯一不知道‘盐田法’晒盐流程的吴用仔细讲解道。

吴用的眼前,是不见头尾的滩池,形如一块块盐田。

农田产粮,不够农人糊口,盐田产盐,却可叫盐商富甲天下。

大海无垠,盐田无际,吴用胸中豪情壮志亦无边!

“这盐田法制盐,比煎煮法更省时省力,大有可为!”

西门卿认同吴用的说法,“不过,得出粗盐还不算完,还得通过三次加入秘方制剂,再过滤去除杂质,再次加入一次秘方制剂进行提纯,最后才能得到纯净盐。”

所谓秘方制剂,就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稀盐酸溶。

吴用非是不知分寸之人,自然不会去追问秘方制剂为何。

说不得谢希大都未掌握全部的制剂,应当是与祝实念和常峙节三人共同掌管。

大官人新创的盐田法制盐,怕是最紧要的还不是看得见的盐田,而是看不见的提纯精盐。

当然,后来某日,吴用发现谢希大他们三人每个都掌握了全部制剂,充分表明大官人的用人不疑。

这就是后话了。

眼下,吴用问道:“最终得到的纯净盐,有多精纯?”

西门卿不吹不擂,据实相告:“山西解池所产之盐,或亦有不如。”

吴用惊愕之下,盯住西门卿,得到对方肯定的神情。

压抑住内心激动,吴用又问:“盐场每月能产盐多少?”

没用西门卿算过后回答,谢希大就先替他答出来:“初时产盐起伏,一旦日后稳定了,每月产盐千万斤也非不可能。”

吴用惊愕之下,‘啪!’地转头去向西门卿求证,后者颔首同意了谢希大的说法。

此时的一千万斤,即约后世的六千五百吨。

每月这个产盐量,还是谢希大不敢往大了想,而打了个折的。

而五日之后,那几十个堆积成山的粗盐山,也确实证明了西门卿的估算。

谢希大也确实估算得保守了。这第一个月,产盐量估计就已达到千万斤!

吴用看着盐田间,码字搬家一样运送粗盐到提纯厂房去的盐工,胸中无边的壮志,也落到了实处。

首先,确保盐场有序运转。

然后,协助在盐场中筹建四个新厂。

吴用转身,迈出重而有力的步伐,投入到盐场事务中去。

……

西门卿又在沧州盐场呆了七日,看着谢希大三人组织完成粗盐提纯系列工序,将纯净精盐收归盐仓。

确保晒盐一事,谢希大他们已经掌握,日后只需按部就班地重复。

至此,西门卿就打算离开沧州,转道去无棣盐场了,以后大约每年或亲自,或派人来巡视一趟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