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同胞虽然脾气火爆,但总算还是听话的。
赵启明首先看着扶余人说:“诸位是想达成军事同盟?”
“军事同盟。”扶余人点头:“我们想和汉军有那样的关系。”
“你们的消息可真是不灵通。”肃慎嘲笑着说:“现在已经没有军事同盟了。”
“没有军事同盟?”扶余人对望,紧张起来。
“现在只有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肃慎人看了眼扶余人,然后站起来,朝赵启明行礼道:“肃慎愿意成为藩属,奉汉朝为宗主国,还望军侯大人能从中斡旋。”
听到这里,赵启明恍然大悟。
原来肃慎人是为这事来的。
虽然早有预料,但赵启明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毕竟在薄西海启程前往乌桓的时候,包括肃慎在内的其他北方部落都选择了观望。赵启明就知道,这些北方部落是等着乌桓成为藩属国的事情确定下来,还要观察作为宗主国的汉朝对待乌桓的态度。
正常来说,这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这些北方部落要看到结果才会决定怎样做。比如,作为宗主国的汉朝有没有像匈奴那样欺压乌桓;甚至如果乌桓和匈奴发生战争,汉军是否会出兵相救,然后才会做出自己的决定。
可眼下乌桓才刚完成朝贡,这些部落居然就来了。
这的确让赵启明有些意外。
“藩属国是什么意思?”扶余人忽然问。
赵启明无奈,解释说:“这是新的国家关系,是要奉汉朝为宗主国的。”
听到这话,扶余人互相议论,估计还是没有弄懂,所以简单粗暴的朝赵启明说:“如果我们扶余也愿意成为藩属国,以后乌桓人和我们有冲突,汉军能不能帮我们去打乌桓?”
“这恐怕不行。”赵启明说:“乌桓也是藩属国,汉军不能帮你们打乌桓。”
“那鲜卑呢?”
“鲜卑不是藩属国。”
“那如果鲜卑和我们发生战争,汉军是要帮忙的?”
“可以这么说吧。”
听到这话,扶余人忽然看着肃慎人。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是想知道肃慎人和他们发生战争,汉军会不会帮他们。
肃慎使节显然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立即拍案而起。
眼看着他们又要吵起来,赵启明承趁着肃慎人发火之前,朝扶余人解释道:“面对其他部落,汉军可以帮助你们,但如果是藩属国之间发生战争,作为宗主国也会出面调停。”
“调停?”
“就是公平的处理你们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