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出现了一种谬论,说是大明实亡于朱元璋,是因为他订立的一系列制度,将封建皇权推到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顶端。
还有便是,指责朱元璋一介放牛娃出身,认知和眼光都太浅显,把所有错误都归结到此人身上。
这一类的谬论层出不穷。
反之,朱元璋的认知层面,比起那些满腹经纶的士子要更高。
他能看得到局势失衡后的结果。
要么放权给藩王,制衡朝廷文官集团,要么放权给文官集团,拉拢他们来维护皇权统治。
前者,有可能会导致叛乱层出不穷。
后者,大明就会成为门阀世家控制下的帝国。
遭殃的是谁?天下苍生!
朱元璋知道,自己是一介放牛娃出身,经历过百姓们所经历过的一切水深火热的苦难。
而且从未忘记,为什么要起义造反。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大多数臣子,根本没有心怀天下的理想,他们所图谋的东西倒也简单。
无非四字,升官发财。
朱元璋早就看清了一切,他把权力分给藩王,再以“皇明祖训”约束,又以“儒家学说”来禁锢思想,想逼着他们为天下百姓而活。
再在现有制度上不断修补,所求正是为了大明强盛不衰,百姓安居乐业。
只能说,他已经陷入了失败的边缘。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朱元璋的种种举措伤害到了许多人的利益。
在死之前,尚且能以铁血手腕压制。
在死之后,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天知道了。
朱元璋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朱标身上,可是现在这种希望也在濒临破灭。
那么,眼前还有一个足可开天辟地的人。
这是二代子弟当中,唯一的亮眼者!
蓝昭开始正面回应起朱元璋的问题,只是说起话来,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敢问陛下,您当真不会再猜忌我吗?”
朱元璋脸色一沉,说道:“咱在你们这些人眼里,难道真的就是一个多疑的皇帝?”
“当然不是,但臣是想让陛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蓝昭坦白道。
“那你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