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之后,“碳基人”主宰着地球;
元宇宙的将来,“硅基体”或控制着世界。
几十亿年前,碳、硅等元素一直存在。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次在岩石中发现硅元素,为硅基材料的探索奠定基础。一百年后,1891年,德国波茨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JuliusSheiner)首次探讨了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AI诞生与晶体管起源(1940年代-1950年代)
1940年代,硅晶体管的发明开启了电子设备的硅时代。这一时期的硅技术为后来的计算机和AI研究奠定了物理基础。195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而硅晶体管的商业化生产为AI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图灵测试成为了评估机器智能的第一个标准。
1943年:美国神经科学家麦卡洛克(WarrenMcCulloch)和逻辑学家皮茨(WaterPitts)提出神经元的数学模型,这是现代人工智能学科的奠基石之一。
1947年:晶体管发明
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和巴丁发明了第一台晶体管。这一发明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的诞生。随后的几十年间,硅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减小,集成电路的密度不断提高,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强大、更加便宜。
1950年:图灵测试标准
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Turing发表《ComputingMachineryandIntelligence》(计算机器与智能)论文,首先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机器产生智能。图灵测试,是作为判断机器是否能够展现出与人类相似智能的标准。
1950年:美国数学家、工程师和密码学家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提出计算机博弈,尝试找到最优策略。香农因此被称为“信息论之父”。
1953年:IBM推出IBM701型计算机,这是其第一台商用电子计算机。
1956年:“AI”术语提出
JohnMcCarthy、MarvinMinsky等人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AI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1957年:FrankRosenblatt发明了感知器,这是第一个能够学习权重并进行简单模式识别的机器学习算法。
1958年:集成电路IC诞生
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独立发明了集成电路,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到单个硅片上,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密度和性能。
AI起步与硅的商业化(1960年代)
19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小型化和性能提升,为AI的早期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在这个时期,第一个AI实验室成立,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
1964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DanielG。Bobrow开发出STUDENT计算机程序,用于解决数学问题。STUDENT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根据预先编写好的规则执行任务;但只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且在处理更复杂的问题时往往表现不佳。
1964年:IBM推出了System360系列计算机,这是一系列兼容的大型主机系统,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标准。
1965年:AI威胁论先驱者
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古德(I。J。Good)发表重要文章《SpeculationsConcerningtheFirstUltraintelligentMachine》(关于第一台超级智能机器的猜想),提出了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可以算“AI威胁论”先驱。古德警告称,一旦超级智能机器出现,可能会引发“智能爆炸”的现象。
1965年:“摩尔定律”提出
1965年,美国物理学家戈登·摩尔提出了着名的摩尔定律。该定律预测了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将每隔约两年翻一番,这意味着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1966年:聊天机器人出现
德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osephWeizenbaum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ELIZA程序,一个能够模仿人类心理治疗师的聊天机器人,可以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
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立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arvinMinsky和SeymourPapert发表了《Perceptrons》,指出了单层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导致神经网络研究的暂时停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AI反思与微处理器时代(1970年代-1980年代)
19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AI研究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工具。这一时期,美国斯坦福大学DENDRAL和MYCIN等早期AI专家系统开始在特定领域取得成功。1980年代,硅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个人电脑的普及,同时,神经网络研究因硅计算能力的增强而得到复兴。
1971年:微处理器的问世
英特尔Intel发布了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4004,它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为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