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张玉,嘿嘿一笑,挑挑眉,一切尽在不言中,兄弟俩的默契,就是这般。
张玉,“。。。。。。”
挑什么挑,谁跟你兄弟俩默契。
“快点做鱼,等会儿再烙点饼。”张玉说着,抱起狗子,又轻轻拍了拍张春花的头,示意她跟上,他打算去看看家里的田地。
还没看过家里的田地,总要去看看。
“哥,等等!”二赖子急忙拉住张玉的胳膊,一脸愁容地指着那些空空如也的瓶瓶罐罐,“哥,家里哪还有面啊?啥都没有。”
张玉,“。。。。。。”
不做饭不知道,家里是真穷。
“哥哥,要不我。。。。。。。”
“闭嘴,不许有这个想法,再有这个想法,打死你。”
二赖子委屈的一个哆嗦,哥哥的眼神,看着好吓人。
“做好鱼就好,晚上就吃鱼。”
“好嘞哥哥。”
见二赖子又投入到做鱼里,张玉就带着两个小的出门。
刚走出门,就见一位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他面容忧虑,缓缓从张玉面前踱步而过。
这是王秀才,隔壁村的唯一秀才老爷,也是这几个村子里,唯一的一个秀才。
只是可惜,他在秀才的道路上,似乎已停滞不前许久。
这是张玉在古代第一次看到读书人,尽管王秀才面带愁绪,但那份读书人独有的气质与风度,依然在他身上熠熠生辉,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他最羡慕的,就是读书人了。
读书,是他从小的愿望,可惜。。。。。。。。
张玉上前几步,挡住了王秀才的路,“你没事吧。”
他也不知道自已为什么要上前,为什么要询问,也许读书是他的执念,让他对读书人也亲近不少。
王秀才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了面前这位面容冷峻却眼神关切的老者身上,不由得微微一愣。
“哦,无碍。”他轻声回应,声音中带着几分温文尔雅。
王秀才并不认识张老汉,但认识他的人不少,在路上经常会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
他都习惯了。
他并非那种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之辈,相反,王秀才性情温和,待人接物皆充满了人情味与和蔼之态。
张玉见王秀才神色虽有愁容,但言辞之间却透露着读书人的温文尔雅,心中暗叹。
传闻中的秀才老爷,真是不一般。
这就是读书人呐。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秀才老爷,你这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儿?若是有需要,或许我能帮上一二。”
王秀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化作一抹苦笑。
他轻轻摇了摇头,叹道,“谢谢老哥了,我没事。”
张玉看着一脸愁容的王秀才,想了想,转身回到家里,从二赖子手中夺过最后一条还未做的鱼,打包送给了王秀才。
“秀才老爷,不值钱的东西不要嫌弃。”
塞给愣住的王秀才后,张玉抱起狗子和张春花,一手夹一个,快步往田地里走去。
那走的一个叫快,等王秀才反应过来时,哪还有张老汉的身影。
他看着怀里整理干净好的大鱼,没忍住笑出声。
这个老哥,还真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