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门安安静静地立在洞穴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沧海桑田不断变换,而它却安居一隅,除了门上锈迹斑斑的印记,仿佛从未被世间万物叨扰过。
我抬头看着它,这门又高又大,当年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来修建啊?而且这么大的门,完全是一整块铸造,又是如何运进来的?
难不成真有神仙相助?”
我试着推了推门,除了落下一道灰尘,青铜门几乎没有变化。
邵成说:“别费力气了,这门我们之前试过了,开不了。”
看来想进去,还得解开这把神奇的锁头。
只是谁也不知道这锁有何种玄机,摆弄了半天也没个反应。
我看着奕站在人群后,他的眸子若有所思,猛然间豁然开朗,好像想到了解锁方法。
我问他:“你是不是有了对策?”
他那清冽、充满智慧灵光的眼眨了一下,告诉我,一切都很简单,只是人们把它想得太复杂了。
“什么意思?”
奕捡起地上的照妖镜,我看到邵成的脸色都变了,他紧张的不是照妖镜,而是照妖镜夹缝里的那枚药。
能让他这么紧张,那枚药不简单啊!
奕将照妖镜拿举在胸前,对准了锁头上复杂叠加的图案,问我:“有什么不同。”
我朝镜中望去,发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全都原形毕露,那些横竖勾捺不断地变幻,似蚯蚓在铜镜中游走,唯有一处,在不起眼的右上角,是唯一一个没有变幻的,我对照实物,发现是一撇红色的痕迹。
“那是什么?”
“解锁的关键。”
“你怎么知道?”
奕说:“我之前就在河底见过这个图案。”
我恍然大悟:“难道河底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没错,水有折射,我在水下和水面上,看到的是两幅图。”所以,奕想到这一幕,才会想到用照妖镜试试,结果,还发现了端倪。
现如今,我们发现了打开门锁的关键,却还是犯难,那高高在上的一撇,远看像只黑色的毛毛虫,不知有什么用处。
奕说,这就要结合建文帝的生平事迹,结合历史来解密了……
我本就没读过什么书,更别说熟读历史了,知道建文帝朱允炆,还是在一些猎奇的书本上看过只言片语。
相传,朱允炆上位后推行新政,进行削藩,触及了燕王朱棣的利益,于是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师南下,这便是著名的“靖难之役”。
当时,朱棣杀到南京都城,宫中燃起大火,火焰熄灭后,在废墟中发现一分不清男女的烧焦尸体,宫人们说这是建文帝,他自知大势已去,选择了自焚。
这鬼话,别说朱棣不信,市井老百姓也不信,所以,朱棣只是对外宣称朱允炆已经葬身火海,实则却在暗中不断寻找。更有甚者说,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只是彰显明朝的国威,真实目的是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因为有传言,朱允炆逃到了海外。
邵成说:“还有一种说法,建文帝削发出家,偷偷逃出了南京城,到了贵州高峰寺修行,我曾去过那里,庙中还供奉着一套古旧的袈裟。”
“我这儿有另一个版本。”奕的声音冰冰凉凉,冷到刺骨:“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就算流落在外,也想着有一日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