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摇了摇头:“公主是因为衣食无忧,所以才会这么想。对于很多贫寒人家的女孩子来说,只要有食裹腹,有衣蔽体就非常令人羡慕了,至于别的,就是想想都是奢侈的。”
“别人是别人,我是我,”纭姝不停地抽泣着,“莫非法师要说,我太贪心了吗?”
“不,”玄奘道,“贫僧的意思是说,公主已经非常有福气了,不知多少人羡慕,应当惜福才是。”
“可是,我偏不觉得自己有福气,”纭姝道,“难道我衣食无缺,就不能想一些别的事情了吗?”
“公主当然可以想,”玄奘道,“天下间,惟有人心才是最广博的境界,只要是心能想到的事情,最终一定会变成现实。”
“真的吗?”纭姝的眼睛亮了起来,“只要我能想到的,就可以变成现实?”
玄奘点点头:“但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不希望有人强迫自己,你也同样不能强迫别人。”
“法师说的,纭姝不明白。”
玄奘道:“公主知道四根本戒吧?”
“当然知道!就是佛家的四种最重要的戒律,是决定毗尼,当体即罪,不能随时间地点而改变的!”
“公主说得不错,”玄奘点点头,“佛陀当年是这样解释四根本戒的——
“我爱惜自己的生命,别的众生也爱惜自己的生命,我又怎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剥夺别人的生命?故持不杀生戒;我爱惜自己的财物,别的众生也爱惜自己的财物,我又怎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剥夺别人的财物?故持不偷盗戒;我不希望自己的妻女姐妹被人侵犯,别的众生也不希望这样,我又怎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去侵犯别人?故持不邪淫戒;我不希望自己被人欺骗辱骂,别的众生也不希望,我又怎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去欺骗辱骂别人?故持不妄语戒。”
说到这里,玄奘看着纭姝道:“这便是四根本戒的由来。佛家戒律很多,别的戒律或许是基于修行的需要及佛门弟子的威仪,而这四根本戒,却是完完全全的从不侵犯其他众生的角度而制定的。”
“啊,我知道了,”纭姝道,“我记得,好像汉家的典籍里也有类似的话,叫做……叫做……”
她抬起头,使劲地想着。
“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玄奘道。
“对,对!”纭姝高兴地说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回头就可以这么跟父亲说?”
玄奘笑着点头。
“太好了!我真得谢谢法师。”纭姝刚说了这么一句,脸色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可是,”她轻轻说道,“如果,如果……我爱上了一个人,但又明明知道,他不爱我,也不能爱我……我该怎么办呢?”
玄奘心中暗暗叹息,口中却说:“公主如此聪明,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纭姝略带几分哀怨地看了玄奘一眼,月光下,那线条刚毅却不失柔和的脸微微泛光,显得超然而静谧。
她不禁低下头轻叹一声,换了个话题:“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去天竺呢?”
玄奘没有说话,只是抬头望着空中的明月。
“我知道,”纭姝声音很轻,似乎在自说自话,“法师是想去寻找佛法的真谛,可是,法师现在的佛法已经这么精湛了,又何必……”
“宇宙人生的真谛就像这轮明月,”玄奘突然指着那个月亮说道,“佛所说法便如我这根指月的手指。”
“手指?”纭姝的眼睛瞪了起来。
“正是,”玄奘点头道,“众生因不明真谛,佛便以佛法指之,但众生愚痴,误以为这根手指就是月亮。”
纭姝不禁笑了起来:“天下哪有这般痴的人?”
“公主以为众生不痴吗?不痴就不是众生了,”玄奘叹道,“更为可悲的是,有些众生不仅‘以指为月’,甚至那个指,也未必是指月的那一根,说不定指的是星星、草木、石头甚至粪便。”
纭姝有点懂了,她惊讶地看着玄奘:“那么法师西去取经,难道就是为了去找寻一根手指吗?”
“正是,”玄奘正色道,“玄奘自觉慧根浅薄,如无佛陀指引,便不知月在何方。中土众经莫衷一是,因此玄奘非去婆罗门国找寻到这根手指不可。”
“可是,”纭姝还是有些不理解,“月亮不就在天上吗?法师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又何必要人去指?”
玄奘淡然一笑,道:“公主是个有慧根的人,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这轮明月。但是玄奘却不能。”
说完这话,他便转过身,施施然走了开去,只留下纭姝一人,鄂然地看着他的背影,又看看天上的月亮,一时竟想不出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