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战国史之赵国篇 > 第124章 赵国吞韩新篇开启二(第2页)

第124章 赵国吞韩新篇开启二(第2页)

针对外交困局,老将军廉颇献策:“陛下,魏国乃当前心头大患,若能破魏,则可震慑他国。可先遣使入魏,以利害说之,若魏能与我赵结盟,共享中原之利,自然最好;若魏不从,我军可陈兵边境,示以兵威。至于楚国,可暗中派人联络其国内反对贵族争权之势力,许以好处,令其牵制楚国朝堂,使其无暇他顾。燕国方面。则可派遣质子入燕,表我赵之诚意,再以贸易之利诱之,使其保持中立。”

赵王依计而行,遣蔺相如出使魏国。蔺相如面见魏王,言辞恳切:“大王,赵国与魏国相邻,犹如唇齿相依。今赵国吞韩,实乃顺势而为,非为威胁魏国。若魏赵能结盟,合两国之力,东可制齐,南可御楚,共享中原之富。若大王执意为敌,赵国虽不惧战,然战火一起,生灵涂炭,于两国皆无益处。”魏王心中犹豫,虽未即刻应允结盟,却也放缓了组建反赵联盟的脚步。

赵国使者在楚国则秘密与一些新兴势力接触,资助他们参与楚国朝政竞争,成功挑起了楚国贵族间的内斗。

使其暂时无力对外扩张。而送往燕国的质子与大批赵国商队也抵达燕京,燕国上下见赵国诚意满满,且有利可图,遂决定暂守中立,观望局势发展。

在军事上,赵国并未因吞韩之胜而懈怠。

赵括与李信等将领积极整军练武,研发新的战术与兵器。

他们借鉴韩军的强弩技术,加以改良,制造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赵弩,并在军中推广使用。

同时,赵军还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模仿匈奴骑兵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加以训练,用于突袭与侦察。

赵国在边境地区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沿着与魏、楚等国的边界,建造了一系列的堡垒与烽火台,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此外,赵国还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若魏国执意与赵为敌,赵军将兵分三路:一路由廉颇率领,从正面进攻魏国的军事重镇邺城。

一路由赵括指挥,绕道太行山,直取魏国都城大梁。

李信则率骑兵部队,在两国边境游弋,截断魏国的援军与补给线。

为进一步巩固赵国的统治根基,赵王重视文化融合与人才招揽。

他在邯郸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学府,邀请各国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授业,其中既有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也有韩、魏、楚等国的文化精英。

在学府中,学者们自由辩论,交流学术思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融合。

赵王还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不论出身国籍,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赵为官。

此令一出,各国贤才纷纷响应,许多有识之士奔赴邯郸,为赵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其中有擅长水利工程的工匠,帮助赵国改善灌溉系统,提高农业产量。

有精通医术的名医,在赵国开设医馆,培养医学人才,提升赵国的医疗水平;还有擅长谋略的谋士,加入赵国朝堂,为赵王的决策提供智慧支持。

赵国在吞韩之后,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一系列的内政外交举措、军事战略布局以及文化人才战略的实施。

逐渐在复杂的战国局势中站稳了脚跟,为其后续的扩张与统一大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而中原大地的局势,也在赵国的搅动下,朝着更加扑朔迷离的方向发展,各国皆在权衡利弊,或合纵,或连横,一场更为宏大的战国风云画卷,正徐徐展开。

喜欢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