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凌空扫射难度极大,施罗伊塞纳没能踢中皮球,被后卫头球解围。
面对强势的卡尔斯鲁厄队进攻,科尔内尔要求球员加强对抗。
两队不是一个级别的球队,比赛强度自然有区别。
只有对抗,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适应对手的节奏,从而寻找到自己的比赛节奏。
第28分钟,卡尔斯鲁厄队后场大脚解围,中卫扎尔格把球顶回中场。
瓦尼切克快速上抢,在中圈把球又踢向前场,打到慕尼黑1860防线身后。
施罗伊塞纳从中路猛地加速前插,甩开防守,单刀面对门将。
【危险了!】
【三中卫体系还是不行啊!】
【施罗伊塞纳胸部停球!】
【往禁区领!】
【右脚射门!】
【球进了!】
【GOAL!!!!!】
【比分扳平了!】
【来自施罗伊塞纳的大力射门!】
【门将虽然碰到皮球!】
【但球速和力量实在是太足了,根本挡不住啊!】
【慕尼黑1860的三中卫防守太脆了!】
【被对方轻轻一捅就破了!】
门将希勒爬起来,摇着头走到球门里,狠狠地把气发泄在皮球上。
科尔内尔呲牙仰天长叹,随后双手拼命鼓掌,鼓励球员。
他也意识到防守上的问题,立刻把阵型调整成五后卫,稳固防守。
接下来比赛,慕尼黑1860完全陷入被动,疲于防守。
穆帅在前端根本得不到支援,也只能被迫回防,在积极防守下了,获得5点流量值。
不知道过了多久,上半场比赛的哨声吹响,慕尼黑1860球员如释重负,喘着大气走回更衣室。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有利方的卡尔斯鲁厄队球员来说,上半场过得非常快。
由于战术完全被吃透,科尔内尔的教练组继续做出调整。
其中一方主张回归四后卫,打4-2-3-1。
4-2-3-1阵型为球队提供了多种进攻选择,而且只需要一名能够控球的前锋来带球吸引防守队员,然后他身后的三名进攻队员的的作用就是创造和切入内线。
另一方则主张撤一名前锋,上一名中锋作为支点,盘活前场进攻。
双前锋战术的优势在于通过相互配合,创造出多样化的进攻方式,并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