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看出,韩斌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收拢军心,抬高军人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武器再先进,你人没有作战意志,那也是没用的。
就像是历史中的解方战争一样。几百万人,武器装备精良,有空军,有装甲师,有重炮师。可是结果呢?还不是输了!所以作战,不只是武器装备重用,人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周正!”
“到!”
又是一声大喊。
“朕封你鲁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劵,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牛军!”
“到!”
“朕封你为燕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劵,升任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胡琏!”
“到!”
“朕封你为晋国公,世袭罔替,升任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戴安澜!”
“到!”
“朕封你为卫国公,世袭罔替,升任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黄百韬!”
“到!”
“朕封你为齐国公,世袭罔替,升任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孙立人!”
“到!”
“朕封你为郑国公,世袭罔替,升任大将军衔,授龙云勋章!”
一名名跟随韩斌起家的老人被封赏,被授勋。
到了后面,有些封爵,有些授勋,升军衔。
像开始那样,既封爵,又授勋,又升任军衔的情况,在后面已经是不可能了。
前面的这些人,都是最早跟随韩斌的老人。而且战功也很高,所以韩斌才会这样。
封爵、升军衔、授勋,这三个最后只能入围两个。
先前的几人,赐丹书铁劵和没赐丹书铁劵,这又是两回事了。
有丹书铁劵,除非是通敌叛国,谋反等大罪才会坐牢枪毙等!
要是没有,犯的事情大了,就很有可能降爵,然后再罚款,坐牢等!
军人的封赏结束之后,韩斌又开始封赏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