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在宋家院子里没有看到儿子和卫恒,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急得掉眼泪,失魂落魄,虽然宋郎中是卫恒的舅舅,可她也不能怪宋郎中,“青丫头,你大哥走了,丢下我们可咋办啊?”
叶青青心里也不好受,但此时她更需要安抚周氏情绪,“娘,你还记得卫恒教大哥练功的事情吗?或许这就是大哥自己的选择。每天卫恒起来练功,大哥亦从未落下,我相信大哥,也许大哥出去真的能闯出来一片天地呢!”
“丫头,你就不担心你大哥会遇到危险么?卫恒虽然有本事,可他总归是来历不明,这次你咋帮卫恒说话呢?”周氏虽然感激卫恒,喜欢卫恒,可跟儿子的安危比起来,她到底对卫恒心生芥蒂,若不是因为卫恒,长生也不会不辞而别。
“娘,您没发现大哥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吗?中秋节在老宅,大哥说的那些话,以前可说不出来呢!虽然大哥走得突然,但我相信大哥是想好了才走的。”叶青青还是用客观事实去跟周氏说明白。
叶青青也舍不得大哥,可她是个穿越而来的灵魂,这时候肯定比周氏这个亲生娘亲更能保持理智与清醒,对这段日子大哥的行为表现稍加分析,便会觉得大哥要去建功立业很正常。
周氏看着闺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感觉,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还是觉得闺女说得在理,不仅是长生不一样了,闺女也变得格外冷静,有主见,浑身上下半点没有之前被婆婆逼迫嫁人投湖的怯懦胆小,甚至闺女投湖醒来后,完全成了家里的主心骨,长生的变化也是因为闺女一步步的引导,可长生从小到大除了去县城开铺子,还从未离开她,如今却是去向不明,她便是想他念他都不知去哪里寻他看他。
“青丫头,你说的在理,娘就是心里难受,儿大不由娘,你大哥要走跟我说一声多好,我还能给他备上些盘缠,他现在一个人在外,吃不饱穿不暖,也没人照顾他,我……”周氏说着又开始抹眼角。
儿行千里母担忧,叶青青理解周氏的心情,无奈叹气安慰她,“娘,卫恒武功厉害,在山里都能打死一头野猪,也许大哥跟着他真能学到本事呢!您先回去吧,家里还有大宝小宝等着您呢,我想跟宋郎中聊几句。”
周氏虽然被叶青青劝住了,叶青青心里却是半点不轻松,再次返回,面对宋郎中时,她开门见山,“宋郎中,虽说卫恒本事大,可我曾经也见到过他重伤的样子,我大哥跟着他真的不会有危险么?”
“青青,宋叔只能告诉你,若是卫恒活着,你大哥定会平安。”宋子清了解自己这个外甥,看上去比谁都冰冷,内心至纯柔善,最重情义。
“有宋叔这句话,我便放心多了。”叶青青深吸一口气,眼神忽然扫到宋家院子里的马车,有些诧异,“这马车不是送我们回来的沈家么?怎在此?”
“自然是那臭小子留下的,车夫也在,说你还要回清泉县,就让这马车车夫跟着你。”宋郎中看了一眼,不自觉笑了,他倒是听闻这臭小子一向最厌恶男女之事,却不曾想到他竟回对叶青青这小女娃有几分体恤。
宋郎中此言更是证实了卫恒的离开是有预谋的,可大哥呢?
叶青青一时间心情复杂难辨,冷静下来,她也无法怨怼卫恒瞒着她们带大哥离开,可感性角度,她还是挺失望的,她以为他们是朋友,他昨晚在屋顶明明可以跟她说的,他欲言又止,却始终没有开口。
叶青青恍恍惚惚离开宋郎中家院子,出来却恰好撞到了叶长青,叶长青依旧是束着发髻,头发一丝不茍,一身长衫清爽整洁,整个人容光焕发的,对方看到叶青青也有些意外,“青青,你来找宋郎中?可是家里有事?”
叶青青抿唇,摇了摇头,“无事。”
“今日我爷六十大寿,你们若是有空,可来家里吃席。”叶长青友善一笑,发出邀请。
叶青青再次摇头,突然想到大哥和叶长青以前是好朋友,近来又一起在清泉书院念书,她抱着一起期待开口,“长青哥,你今日可有见过我大哥?”
“长生?我今天没见过,只昨日傍晚在村口见了,他没在家?”叶长青摇头,又见叶青青脸色不对,不由得关心,“长生可是发生何事了?”
“大哥留了书信不辞而别了,眼下我们也找不到人,我们都很担心他。”叶青青不由得叹气,也没瞒着叶长青。
“不辞而别?”
“嗯!”
“离家出走了?难不成是近来在书院的遭遇困扰了他?”叶长青皱眉,仔细回想了这些日子长生在书院的事情,恍然,“他是不是不想去书院?我听闻因为之前那卤肉被人诬陷的事情,许多同窗开始孤立长生,我整日忙着埋头苦读准备考试,倒也是疏忽大意了。”
叶青青听到大哥在书院被人孤立,心顿时就揪起,心疼t大哥,她以为送大哥去书院读书是好事,没想到弄巧成拙,反倒让大哥受了不少委屈,若真如叶长青所说,那大哥的确会生出离开书院的心思,离开家跟着卫恒去闯荡也就不奇怪了。
他大概是怕家里人担心,大哥竟是从未坦言过委屈,也正因为如此,叶青青心里才越发难受,大哥心里有多无奈,又要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才敢离开,要知道当初她第一次说要去清泉县的时候,大哥可是极力反对的。
“青青,你也别太担心,你大哥善良果敢,他小时候便一直说长大后要去外面闯荡一番,如今他定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去的。”叶长青见叶青青耷拉着眉眼,情绪低落,她虽然什么话都没说,却能让人感受到她的难过,叶长青忍不住出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