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之中,太后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沈清歌这颗眼中钉终于被拔除,虽然她心知这是桂嬷嬷精心布置的局,萧云飞不过是一枚棋子,但为了星汉的江山社稷,她也只能这么做。
随后,太后听从桂嬷嬷的建议,为了防止朝堂再起波澜,她开始布局,让自己能够掌控的势力渗透进朝堂。
赵德言重回高位,太后心仪的官员也陆续取代了萧氏和沈氏的旧部。
朝堂之上,众人唯太后之命是从。
而面对这一切,明德不争也不抢,整日不是逗鸟,就是与后宫的妃子饮酒作乐。
太后虽然看不惯他这样,但好在朝堂中有自己人把控,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太后虽然对他的不上心有些不满,但朝堂大局已定,她也懒得多管。
太后眉头紧锁,面对都察院那些言官的指责,她心中的不快愈发强烈。
“桂香,历史上哪有像哀家这样为国操劳的太后?他们以为哀家贪恋权势,却不知哀家若不出手,星汉的江山将面临何等危机。而皇儿如今对朝政不闻不问,将这千斤重担压在哀家肩上。哀家的苦楚,又有谁能理解?”太后在慈宁宫中,无奈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连日的劳累让她疲惫不堪,却只能硬撑着,心中的委屈和辛酸,只能向桂嬷嬷倾诉。
桂嬷嬷一边帮太后整理奏折,一边轻声安慰:
“娘娘,那些言官不过是纸上谈兵,太后您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一切,历史自有公论。您不必过于挂怀,身体要紧啊。”
桂嬷嬷的话语让太后心中稍感宽慰。是啊,只要对得起先皇和祖宗,眼前的这些非议又算得了什么。
夜色已深,慈宁宫中的灯火依旧明亮,太后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独,她依然在忙碌着,为了星汉的明天。
皇帝已经半月未曾踏足朝堂,积压的奏折如山,让太后心烦意乱。
这一日,明德皇帝依旧缺席朝会,太后听闻后,怒气冲冲,桂嬷嬷却笑意盈盈地劝慰道:
“依老奴看,陛下如今的确无心于朝政,太后何不就放任陛下休息一段时间,您老人家暂且多担待些,帮陛下清理这几年的积弊。”
太后叹了口气,“皇儿心里,恐怕还是放不下那个沈氏。”
桂嬷嬷小心翼翼地剥去葡萄皮,恭敬地递给太后:
“若您不放心,奴婢可以派人……”话音未落,太后便摆手打断:
“罢了,哀家一心向佛,得饶人处且饶人,她已无力威胁皇权,哀家又何必做绝?”
桂嬷嬷赔笑道:“您真是仁慈宽厚,如今星汉有您掌舵,实乃百姓之福。”
桂嬷嬷的恭维之词让太后无比受用,想到现在虽然明德不作为,但是,毕竟自己皇权在握,也算是对得起先皇的托付了。
几日后,一封雍王的密信悄然抵达太后手中,信中写道:
>瀚儿谨拜。昔日之失,儿深自反省。今愿重掌兵权,以补前过,为国效力。望太后念及亲情,赐予瀚儿复权之机,此后必忠心报国,不负太后厚望。
雍王意欲重握兵权,太后心中犹豫。朝堂之上,最难掌控的便是那些曾追随萧云飞的武官,尤其是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四品五品将军。萧云飞被斩首前,他们曾在朝堂上大闹,是明德皇帝费尽心思才平息了风波。
如今,这些将军中不少人已上奏辞官,余下的也多称病不朝。虽然目前边境无战事,但从长远来看,确实需要提拔一批新的将领。
紫金卫的蒋元嘉和五城兵马司的秦武向来忠于自己,两人皆可重用。而在边关,唯一值得信赖的人选,似乎只有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