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乱世栋梁TXT > 第十九章 见机行事(第2页)

第十九章 见机行事(第2页)

高洋还年轻,花个二十年养精蓄锐、厉兵秣马,说不得当自己四五十岁时,就能御驾亲征,统一天下。

李笠觉得,对方一定能看出这是最优选择,所以,他才觉得自己的策略一定能成。

但现在,他仔细询问了齐国俘虏后,发现事情和自己想得不一样。

高洋算是开国皇帝,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开国皇帝,他其实根本一直就没被当做继承人培养过,在军、政集团里根本就没有人脉。

只是因为正统继承人高大郎高澄出事,在称帝前夕突然遇刺身亡,高二郎才临危受命,当了接班人。

根基不稳,甚至没有多少自己的可靠班底,得慢慢培养。

高洋为了压服各派系,不顾许多元老乃至亲妈反对,在没有过硬功绩及威望的情况下,强行称帝,成了开国皇帝。

用君臣之名,强行让所有人向自己低头。

所以,李笠弄错了,还以为高洋开国,就有开国雄主的威望和执政班底,可以把各派系弄得服服帖帖,其实并不是。

而且如今的齐国,有晋阳霸府、邺城朝廷两个权利核心,一如天有二日。

晋阳霸府,是武勋的地盘,可归为‘武将团体’;邺城朝廷,是官僚团体的地盘,可归为‘文官团体’。

两个权力核心之间,矛盾重重,权利根基不稳的皇帝在两者之间调和、平衡,对于国家大事的处置恐怕不能随心所欲。

这个情况,李笠之前不知道,但他所献策略,天子和重臣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实行,想来是权衡利弊,判断高洋会以对付魏国为优先,选择和只收复失地的梁国媾和。

然而现在李笠觉得,对方接下来采取的应对,可能和自己预计的不一样。

理由是,晋阳霸府这个高家的‘创业团队’,其中一众武勋桀骜难驯,当年连老高都驾驭得很辛苦,如今根基不稳的高二郎,恐怕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压制。

那么,在宗室重臣高岳兵败被俘之后,高洋只能寻求武勋元老们的支持,接下来齐国的反应会如何,就不会以高洋的意志为主导。

或许,一开始语气是“不要你认为,要朕认为”的高洋,此时面对武勋元老们的语气,是“如今淮北局势危急,还请诸位叔伯看在多年情分上,出手相助。”

既然武勋元老(军方大佬)出手,其决策意图就不会以高洋本人(皇帝)的利益为出发点。

武勋元老之中,也许不乏忠于高家的个人,但作为一个群体,群体意志下做出的决定,必然是以本群体利益优先。

武勋们的利益是什么呢?

李笠眉头紧锁,他不懂晋阳霸府武勋们是什么德性,有什么政治倾向,但按照传统的权力斗争套路,他认为,这帮人的利益就是养寇自重。

道理再简单不过,一起打天下,不能一起坐天下,开国皇帝及二代皇帝清洗开国勋臣,让元老们靠边站,基本上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正所谓‘鸟尽弓藏’,天下一统,元老们就该靠边站了;天下太平,武将们就该喝西北风了。

十一年前,东西魏洛阳大战,西魏惨败,东魏大军主帅高欢要乘胜追击,直取长安,结果帐下诸将推三阻四,高欢愣是没有如愿。

这件事,李笠是听最近听俘虏们说起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帮晋阳武勋一个个狡猾得很,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所以当时放西魏一条生路,东西魏继续打下去,他们才能继续吃香喝辣。

如今齐国支援淮北的援军大败,高家人自己领的兵、出的丑,那么接下来,高洋只能请晋阳武勋出来找场子。

这帮‘大佬’会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