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拿一个小篮子捡了二十个鸡蛋,拿完之后,见原来的篮子里还剩了一半多,再看看自己的篮子还空了这么多,金珠再拿了十个,杨小兰看着金珠的动作,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更新最快去眼快
那毕竟是四条人命,三十个鸡蛋算什么?
金珠拎着篮子,凭着前身的记忆,沿着一条小上坡路往村子东头走去,这一带都是吊脚楼,而且都是那种老式的木制吊脚楼,看得出来,这些人家的条件都不太好。
村子里现在两级分化比较严重,那些家里有劳力外出打工的人家基本都盖了新的大楼,砖石构造的,都在村子东头的山坡上,山下就是农田和河流,学校和村委都在那一片。
黎想家也在村子靠东头的山脚下,他家的房子比金珠家的大不少,是那种砖木混合的,虽然有点旧了,但是比金珠家的房子要好多了,连吊脚楼都多了一座。
梅兰站在他家靠西边的吊脚楼下,见一位六十多岁的婆婆正坐在美人靠上做针线活,金珠认出了她就是黎想的外婆,姓什么金珠不清楚,只知道老一辈的人叫她麻嫂子,中一辈的叫她麻婶子,金珠这一辈的叫她麻婆,至于这麻是她的姓还是夫家的姓金珠就不清楚了。
“麻婆,我是金珠,来多谢阿想的救命之恩的。”金珠在下面喊了一句。
麻婆抬起眼皮子往下打量了金珠一眼,冷冷地说,“上来吧。”
金珠拐到旁边,刚要上楼梯,只见屋子里走出了一个少年,少年比金珠高了不止一个头,穿了件白色背心和短裤,金珠虽然没细看,可也认出了这就是她的救命恩人黎想,可问题,对方这样衣不蔽体的,金珠哪里好意思对着他说话?
虽说这时代的风俗是男女不避嫌,可金珠才来一天,她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哪里是一天就能清除的,所以金珠很快扭过身子,“你,你,你。。。”
金珠“你”了半天也不知该说什么,想骂对方是“登徒子”,可这是在人家家,金珠是上门道谢的。想让他去把衣服穿上,可这种话金珠一个女孩子哪里好意思说出口?
“你什么你?我孙子救了你家四条人命,听说你不但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反而打了我孙子一个耳光,你来的正好,我正打算上门去问问你呢,你的意思是我孙子救错你了,还想去寻死?”麻婆在楼上见金珠背对着黎想,以为金珠还在怨恨黎想,哪里知道是因为他孙子的衣服穿少了的缘故?
乡下孩子粗野,大夏天的经常是光照身子在外面跑,黎想跟那些孩子一比还算是斯文一些,至少穿上了背心和大裤衩,老人家看惯了,自然没觉得不妥。
金珠也知道对方是误会自己了,忙说:“麻婆,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天是误会了,我迷迷糊糊的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不,听金杨解释了清楚了,我今天特地赶来道声谢,也顺便说声对不起。”
这番话金珠说得很慢,因为用的是地方方言,虽然她这两天已经适应些了这些方言,可那也是听得多,说得少,不得已开口也是短话,当然,除了刚才跟村长那番告状诉苦的话,那番话她洗衣服时打了半天腹稿的。
金珠说完,把心一横,也不往黎想那边看,而是低着头直接踩着楼梯上了,把半篮子鸡蛋放在了麻婆旁边。
麻婆扫了一眼这鸡蛋,“你这鸡蛋哪里来的?”
她对金珠家的事情多少也有些耳闻,她可不认为这鸡蛋是周水仙买来让金珠道谢的。
“我二姑来看我们了,给拿了点东西来,我就把这鸡蛋送到这里来了,麻婆,多谢了阿想哥的救命之恩,金珠现在能力有限,但是这份恩情我记住了,他日有条件了一定衔环相报。”
“什么报不报的我不稀罕,我就知道我孙子挨了你一个巴掌,这笔账怎么算?”
“这?”金珠没想到这麻婆也这么不依不饶的,难怪周水仙说她不管了,让金珠自己去解决,敢情是早就了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依麻婆的意思如何?”
“笑话,是你打了我孙子,现在反倒问我如何?”
金珠听了这话,看这婆子一眼,身上穿的是天蓝的交领短袖上衣,头上包的也是天蓝的头巾,黑色的百褶裙,靛蓝的围裙,坐在一张竹椅上,旁边放着一个大笸箩,笸箩里是五颜六色的彩线,而她的膝盖上则搭着一块两寸来宽的长布,老太太手里还拿着针,这是在绣花边。
“好漂亮的花边。”金珠不由自主蹲了下去,仔细看了起来。
虽然遇到重大的传统节日,大部分的苗人都会穿传统服饰出来游玩或者是走亲访友,可金珠没有那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