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住首楞严三昧 > 第一百二讲(第2页)

第一百二讲(第2页)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

这个在修止观的善男子,他的色阴穷尽了,而受阴现前。受阴现前我们前面说过,色阴一破他会产生殊胜的胜解,见诸佛心即是己心,见己心即是诸佛心,就像镜子一样的清楚分明。这个人当然他已经不是一般人,他得到禅定,而这样的胜解又跟禅定的加持以后,他就更容易认为自己已经自满自足了。这种我空法空的智慧,再加上这种高深禅定的加持,他觉得自己不必修证了,所以他无端无缘无故的生起大我慢心。

这以下讲出七种慢,其实慢还有过慢,慢过慢,增上慢,卑劣慢跟邪慢,其实主要的就是我慢,主要的以“我”为根本。我们总是觉得,以自我为中心,而把自己高举,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经过这七种慢,慢过慢乃至于邪慢,他这七种慢是一时俱发,是同时的生起。这种高慢的结果,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是下位的声闻缘觉;对十方诸佛尚且是看不起,何况是这种下位的声闻缘觉呢!

指名教悟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的对治方法:他“见胜”,当然他会我慢,他是有道理的,他的道理主要是这两个字“见胜”。他在禅定当中,他如实的照见五蕴皆空,他如实的照见我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的。从无相真如的角度,从理观的角度,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的,我们不谈因缘法的话,不谈功德这一部份的因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我这一念心,虽然业障深重,但是当把这样的因缘法都消灭掉的时候,所显现那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跟佛的心虽然功德庄严,但是那种功德庄严的假相消失掉以后,所显现那清净本然的心是不二的,我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他对这样的道理,产生很坚定的理解,无慧自救。“慧”是什么呢?没有假观的智慧来帮助他。假观是照了因缘,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定位,由假观来调整自己的空观,就产生过失了。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毡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所以佛陀说:你要赶快的觉悟,这个过失就消灭掉,假设你在这地方产生真实功德的理解,就有一种大我慢魔,入其心中来控制他的意识。会有什么相貌呢?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自己是三宝弟子,但是看到塔庙,他也不去礼拜,甚至于摧毁经典跟佛像,不但不恭敬礼拜还摧毁。他在摧毁当中他还讲出一个道理出来,他说:这个塔庙为什么要去摧毁呢?他跟居士说:他说这佛像只是金铜或土木雕刻而成,这都是无情之物,所谓的经典也是树叶,或者是白色树皮的纸所写成的文字相,它也是一个没有知觉的东西。所以不管是佛像,不管是经典,都是没有知觉的,那么我们去追求一个没有知觉的东西,而我们自己的肉身当中有珍藏的佛性,你自己不去恭敬,却向外攀缘这种无知觉的土木,他说这个是种颠倒。

当然这种话,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话没有人会相信,但是这个是一个有禅定的,有禅定的心是有堪忍性的、有摄受力。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他的话,也就随顺他的行为,也就去摧毁佛宝、摧毁法宝,把它们埋弃在地中。如此的弘扬佛法的结果是疑误众生,使令众生对三宝产生更加的疑惑而误导,当然死亡以后堕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地方他的问题点就是只修空观,不修假观。所以我们在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要即空即假,观空如来藏还要观不空如来藏。《金刚经》说:菩萨观一切法空,要不坏假名。你不能坏诸法的假相、假名、假用;身为一个佛像,它有它的假相、假名、假用,你不能够去毁灭他,因为我们内心的功德要假借佛像才能够启发。祖师说:「托彼依正,显我自性。」虽然我们自性俱足无量的功德,但是我们要假借文字相的引导,「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要从文字上的闻思,我们内心的智慧才会启发出来;虽然文字不是功德,但是它是成就功德非常重要的增上缘。

天台智者大师修观,他修「一念三千」。三千简单讲就是十法界,他一念观十法界的时候,他的这十法界有理具跟事造。虽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具足十法界的功能,但是要假借事造法界才能开显。我们看到佛像,对佛像的礼拜,我们产生佛的功德;我们对法宝的恭敬,读诵产生智慧,借事显理。这个人把这事相都毁灭了,我们的理当然不能显现,这个就不对啦!但修空观而不修假观的过失,执理废事。

辛八、轻安自足

【图四】

“经安”就是在禅定当中,修习我空、法空观的智慧,产生非常殊胜的轻安乐。这个轻安跟前面的轻安不太一样,第六科「慧劣成喜」,它也是一种轻安;他这个轻安又加上空观殊胜的智慧的加持,所以他就更产生一种满足之想。前面只是对轻安的执着,这地方是从轻安当中产生满足想。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己言成圣,得大自在。

这个修止修观的人,色阴穷尽,受阴现前,在精明中;“精明”指的是在禅定明了寂静的心中。圆悟精理,这时候他的智慧现前,他就在明了寂静的心中,修习我空观、法空观,观察自己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心就是己心,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这时候他成就内心一个什么样的功德呢?成就一种大随顺的功德;大随顺我们以前在『小止观』讲过,他要修止他随时可以入止,他要修观他随时可以把观现前,他对止观的“入住出”得大自在。这时候他的内心,就产生无量的轻安乐;这轻安乐不是色身的远离粗重,包括心中的妄想也远离,因为他心中的妄想被他的我空观、法空观破坏了,所以他是身轻安、心轻安。

在这样的一种殊胜的远离粗重杂染的轻安过程当中,这以下就说明他的颠倒知见。产生轻安到这个地方都没有过失,成就大随顺也没有过失,圆悟精理也没有错,产生轻安更没有错,错在下面这两句话:己言成圣,得大自在。他在止观的随顺当中错认了消息,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就了圣道,而且这个圣道不是普通的圣道,是成就大解脱,大自在的圣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轻安其实还是一个生灭法,还是一个因缘所生法,还是一个心外之物。蕅益大师常说:你要回归到那个能分别的心,不要在那所分别的境,要破那个“所”,而追求那个“能”。轻安还是所,是你所受用的一个境而已,你还没有回家。

指名教悟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佛陀的对治方法:这种人是因智慧。我们前面说的慧劣成喜,他是完全禅定;这个人是禅定跟智慧二个得大随顺,所以他的轻安比前面的轻安是更加的殊胜。这样的一种身心世界的轻安跟清净,如果你能够回光返照,它只是修学过程当中的一朵小花而已,它是因缘所生法,你要赶快的放掉继续往前走,后面才有摩尼宝珠。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产生真实功德的执着,就有一种喜好轻安清净的魔,涉入到你的心中。你自己觉得自已经功德圆满了,也不再求进步了,这种比丘到最后是成就无闻比丘,以四禅当作四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当禅定退掉以后,毁谤佛陀、毁谤正法,生起邪见颠倒,而且以这样的一种知见,还去疑惑误导众生,最后堕入阿鼻地狱,失其禅定正受,堕到天魔外道的种子,失掉菩提种性。这地方是指的这个修行人禅定跟智慧两个共同显发,产生殊胜的轻安乐,而产生了颠倒执着。

辛九、空解成断

【图五】

第九、第十都属于智慧部份的错认消息。“空解”就是在修习空假中三观的过程当中,对空观禅生执取而产生断灭见。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修止修观的人在色阴穷尽,受阴现前的时候,于明悟中;“明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圣解,他能够对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的真理产生了理解。这样的理解当中,产生的见闻觉知的虚明之性。这种虚明之性突然间,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他的内心当中,就趋向于断灭想,而否定因果相续的道理。这个修行人他观空的过程当中,上不见佛道可成,下不见有众生可度,所以内心趋向空观之理,偏空的心相续现前,生起一种长久断灭的理解。这个是这个人偏空了。

指名教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