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程秀梅神情一愣,沈秋君直起身子,笑道:“所以说祖母是个有福气的,教导出了好儿孙,才有了今日的体面。二嫂以后也教导几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好儿孙来,等你也成了老封君,说不得也能有此体面呢。”
程秀梅忙笑道:“我倒希望天下自此太平,儿孙们太太平平地做个忠君爱民的小官,不辱没了先人也就是了。”
等到了傍晚,沈夫人便觉身子乏力的很,吓得众人惊慌不已,忙请来辛先生把了脉,道:“几次生产时皆心情郁郁,存了病根在心里,前段时间把脉倒觉得好了很多,不知为何此次身子竟虚弱成这般,本就劳累不堪,又不知为何悲从心起,将病根引了出来,再这样下去,只恐性命不久矣。”
一番话将几个子女吓得跪在地上哭求神医救命,辛先生这才慢慢说道:“我会开些药,倒也能缓解一二,时日长了倒也能调解得如正常人一样。但要想根除是不可能了,自此要好好将养,保持心平气顺,不能再动肝火,不能再过度劳累,保养的好了,长命百岁也是可能的,可若是还是身子劳累心里疲惫,唉,时日长了,老朽也就无能为力了。”
沈侯听了辛先生之语,再看妻子虚弱的样子,不由心痛如绞。
当年父亲去世,他心疼母亲孤寡一人,便由着母亲将昭英抱走,后来有了大女儿二女儿,他碍于孝道,不过是无力地抗议一两句,仍是由着母亲将她们抱走养活。
当日他只道自己只要好好疼爱妻子,不纳妾侍给她填堵,处处依顺着她,以后再生下孩子定会让她亲自养着的,如此也就补偿了。
而且见妻子虽抑郁一段时间,后来却还劝自己道:她要时常随着出战,有老太太看着,也能放心。
现在看来,是自己低估了一个母亲的舐犊情深,低估了妻子所受的伤害。
沈夫人躺在床上看到丈夫一脸悲痛欲绝的样子,心里不免心疼起来,不由得埋怨地看了女儿一眼,只说是气的就罢了,怎么还将陈年旧事也提了出来。
当年孩子被抱走,她虽心里不舍,但想到公公刚去世,婆婆也确实孤单了些,再说到底是老太太的亲孙子孙女,受不了苛待,而自己因要照顾丈夫也确实容易顾此失彼,又想有孩子连着,说不定婆媳关系就好了,故虽有亲子不在身边的抑郁,但也没辛先生说的那般夸张。
老太太也闻信赶了过来,本就不相信儿媳这么容易就被气倒了,后又看到儿媳脸上的神情,心里越发起了疑,对正喊叫着要休了那不贤妇人的儿子说道:“一个游医的话也能信,还是正经请位太医来看看吧。”
沈父闻言看向母亲的眼光便冷了几分,冷笑道:“好,就如母亲所愿。来人,拿我的帖子去请太医。”
沈秋君此时也有些紧张地拽了拽沈昭宁的衣服,见哥哥冲自己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却不知老太太也悄悄递了个眼神给身边的人。
时间过得很慢,沈父怕房间人多,气味不好,熏着妻子,便命众人先回去,这个时候谁能放心地离开,便都到院里或其他房间坐等。
终于太医来了,沈昭宁看着一前一后进来的太医,脸色有些发白,那二人并不是自家熟识常用的。
沈昭宁忙悄悄叫过人来问,家下人答道:是老太太的人出来说,不许请以前用的,让换个太医瞧瞧,免得老是那几个方子,吃来吃去不管用。
沈昭宁吓出一身冷汗,忙来到母亲房中,恰好那两人已轮番把了脉,老太太让他们分开说,沈父见了越发心冷。
那两个太医一一进来细说病情,虽有些吞吐,却也道沈夫人以前心里存了委屈,一直不得发出来,如今许是操持府务劳累过度,又生了点气,便引了出来,倒可以开个方子,只是以后一定要注意,不得劳累不得动怒。
沈秋君顿时松口气,赞赏地看向哥哥,却发现他不知何时竟离去了。
原来沈昭宁听了太医说的,忙忙跑去找辛先生,急声问道:“我母亲的身体到底怎么样?怎么太医也说不好呢!”
辛先生奇道:“你们设下的局,怎么反来问我?不过是天热又气着了,一时不思饮食罢了。我已经开了开郁顺气的食疗方子,没事吃着玩吧。”
沈昭宁喃声道:“我家与那两个太医没交情,故打招呼也打不到他们那里去,可他们说的竟与你说的一样,怎能不让我忧心呢。”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