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秋,先是灾民涌入,后又留守司出征。
指望朝廷拨付粮草,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部分粮草基本上全赖四海商行、鹭留圩农垦自筹。
便是今年有朗山的高产小麦,也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消耗。
蔡婳给猫儿想了一个办法,让她把口感远超普通麦子的高筋麦磨成粉,售往东京、金陵、扬州、临安等大城。
对于大邑中的富贵人家来说,只要好吃,价格永远不是问题。
四海商行在临安的合作伙伴苗奎,在当地以百钱每斤的天价开售朗山‘雪花’牌高筋粉,竟供不应求。
万斤面粉仅供应各家大人府邸都不够
得钱后,再从当地采购价低了十余倍的普通稻米,运回蔡州。
如此一来一回,才算供应上了百姓、灾民、大军都需要的粮食。
可蔡婳听了猫儿夸赞,却没露出多少喜意,反而沮丧的放下了筷子,道:“那冶铁所却诸般不顺。”
冶铁所是陈初最看重的‘工业’重要一环,这样的作坊以后虽少不了往军工方向靠拢,但陈初希望它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民用产品,而不是只靠贴钱存活。
就像黄恢宏负责的鹭留圩鞭炮坊即可以私下生产信号弹、火药,又能生产烟花、鞭炮,有盈利、可以养活自己,便减轻了陈初的财政负担。
但冶铁所经过几个月试生产,除了铁锨有一定销路外,其余几样产品都不顺利。
“蔡姐姐,你没照官人给你的小册子制作么?”猫儿见过陈初那本小册子,上面有各种稀奇物件。
她对陈初有种崇拜般的信任,总觉自家官人拿出来的东西,必然能热卖天下。
蔡婳却支着脑袋郁闷道:“小册子里那自行车,车架、车毂好生产,那车胎以杜仲胶为表、内里填充牛筋皮毛,也能凑合但那车链却难造的很。生铁太软,熟铁太脆,试了几个月还不成。”
冶铁所为陈初蔡婳合营,平时也是后者在打理,猫儿不太清楚研发进度,此时听到不顺利,也提不出什么好意见。
“那官人说的手摇爆米花机呢?”猫儿又问道。
“这个不难!”
蔡婳终于提起些精神,讲解道:“手摇爆米花机只需用沙模铸造就成,只是那成品相当不稳定,有时能将大米、小米、玉米爆成香酥米花,有时那爆米花机器却会炸掉如今冶铁所已炸毁三四台了。”
“我听官人说过,这和压强有关”
“嗯,他也给我说了。但压强到底是个甚?”
“我也不知道。那手摇压面条机呢?”
“这个做成了!”
说了这么多,终于有一个搞成了,猫儿闻言刚刚露出一抹浅笑,却又听蔡婳道:“却卖不出去。”
“。,为何呀?”
“刚开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后来算了一笔账。一台手摇压面条机需铁十七斤,一斤铁的本钱便要将近三十文,再加上铸造、损耗等成本,至少要卖到一贯以上才够本。
但在咱蔡州雇名婆子,每月月钱也不过一贯。也就是说,贫户买不起,富户能买起可没必要。他们有丫鬟婆子煮饭,哪家东主会好心的为煮饭婆子买台压面条机?就为了让奴仆轻松些?”
手摇压面条机市场定位很尴尬。
同时也和当今极其低廉的劳动力有关。
纵观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崛起的都是人口相对较少的中小型国家。
这样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劳动力稀缺。
便如工业革命起源地大阴帝国,彼时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
是以,他们对能提升劳动效率的各种机器非常狂热。
与此同时,那些人口庞大的帝国却对这种变革不够敏感。
举例来说,一台能够媲美十位纺织女工劳动效率的纺织机作价一百贯,十位女工的月钱加一起才十贯。
这种情况下,织场东主自然没有意愿采购机器。
但是,人的劳动效率上限很低,机器却在不断发展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