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徐州老李小酒馆 > 两个胖子睡一头合肥(第5页)

两个胖子睡一头合肥(第5页)

“老李,还是老样子,刀板香、臭鳜鱼,再来一壶黄山毛峰。”一位常客老张走进酒馆,熟稔地和老李打着招呼。

“好嘞,您稍等。”老李笑着应道。

臭鳜鱼,是徽菜的另一道经典名菜。相传,徽州商人外出经商,常年在外,思念家乡的美味,便将鳜鱼腌制后托人捎带。由于路途遥远,鳜鱼运到时已经发臭,但徽州人却意外地发现,这种“臭”鳜鱼别有一番风味,于是,臭鳜鱼便流传开来。

老李烹制的臭鳜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鱼肉洁白细嫩,臭中带香,香中有臭,妙不可言。

“老张,您这嘴可真刁啊,一来就点我最拿手的菜。”老李打趣道。

“没办法,谁让你这酒馆的味道这么正宗呢。”老张笑道。

说话间,臭鳜鱼和刀板香已经上桌。老张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臭鳜鱼送入口中,细细品味着。

“嗯,不错,这味道,够地道!”老张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臭鳜鱼,关键在于腌制和火候。”老李解释道,“腌制时间太短,鱼肉不入味;时间太长,又会过咸。火候也要掌握得当,才能做到外酥里嫩。”

“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觉得这臭鳜鱼来之不易啊。”老张感慨道。

“可不是嘛,做菜如做人,都要用心。”老李感慨良多。

###第三章:徽菜故事

午后,酒馆里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小男孩。

“老板,有什么推荐的菜吗?”年轻男子问道。

“推荐你们尝尝我们徽州的特色小吃——毛豆腐。”老李热情地介绍道。

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小吃之一,因豆腐表面长有一层白色绒毛而得名。毛豆腐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发酵、煎制等多道工序。

老李将煎好的毛豆腐端上桌,金黄的豆腐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男孩好奇地看着毛豆腐,问道:“爷爷,这豆腐怎么长毛了?”

“这是毛豆腐,是徽州的一道特色小吃。”老李笑着解释道,“豆腐发酵后会长出一层白色的绒毛,这绒毛可是有营养的呢。”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夹起一块毛豆腐送入口中。

“哇,好吃!”小男孩眼睛一亮,“爷爷,这豆腐好香啊!”

“毛豆腐,外酥里嫩,咸香可口,是徽州人最爱的美食之一。”老李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毛豆腐。”年轻女子说道,“那时候,奶奶总是把豆腐放在稻草上发酵,然后用菜籽油煎得金黄,再撒上一点辣椒酱,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徽菜,不仅仅是一道道菜,更是一段段回忆,一种文化的传承。”老李感慨道。

###第四章:徽菜传承

傍晚时分,酒馆里来了一位年长的食客。

“老李,还记得我吗?”老人问道。

“当然记得,您是王教授嘛。”老李热情地招呼道。

王教授是徽州文化研究专家,对徽菜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老李,你做的徽菜,是我吃过最正宗的。”王教授说道,“徽菜,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没错,王教授。”老李点头表示赞同,“徽菜,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道的徽州味道,了解徽州的文化。”

“徽菜,就像是一幅画卷,描绘着徽州的风土人情。”王教授说道,“无论是刀板香的咸香,还是臭鳜鱼的独特风味,亦或是毛豆腐的细腻口感,都蕴含着徽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菜,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老李说道,“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道菜都承载着徽州人的情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希望你能将徽菜发扬光大。”王教授鼓励道。

“我一定会的。”老李坚定地说道。

###第五章:徽菜创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