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说,政府农技部门和沙海农牧会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要求还挺严,不按标准进行种植,产品他们不收。”
恰逢今年春季雨水较好,种子的发芽率可观,预计植被覆盖率能达到70%左右。
这么大的面积,移民的数量也有限,想全部栽完并不现实。
土壤确实是硬伤啊!
陆汉斌走进玻璃温室里。
面对温室面临的土壤有机质养分不足的问题,他准备引进无土栽培的相关技术,并同步和科研院校联合研发沙海自己的基质配方。
“冬春上市的蔬菜效益应该会更好吧!”有人问道。
但沙海农牧委托了航空俱乐部专业飞播种草机组,在隔离带边缘飞播籽蒿、沙蓬、沙拐枣等牧草3万多亩。
两天后,沙海农牧和农技部门组织了温室蔬菜种植的观摩会。
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液在口腔中爆满,充斥着味蕾。
有老汉好奇的问道,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温室里种菜学问大着呢,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如果还按原来的那一套,肯定是种不好的。”
老丁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汉,古铜色的肌肤,脸上皱纹密布,汗水滑落下来。常年劳作的手臂上,也露出结实的肌肉。
老丁第一时间报了名。
“不就是换到了大棚里吗?哪需要什么人指导。”有人愤愤的说道。
几人面面相觑。
穿过一些普通的温室后,陆汉斌来到了一栋智能玻璃温室前。
温室主要分为两种,“土墙+钢架”日光温室和采用砖墙夹黄沙筑墙的高标准日光温室。
“我肯定不会去租温室,租金太高,别到时候本钱都收不回来。”
几名技服人员半蹲在地上讨论着,注意到陆汉斌到来,才起身。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一排排果蔬均栽培在宽60厘米、深30厘米的栽培槽内,栽培槽底部铺着塑料棚膜,用来保水保肥。
棚膜上是厚厚的栽培基质,也就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壤”。
比如说蔬菜栽培模式研究,以及现阶段最重要的栽培基质研究。
老丁忍不住蹲下身来,习惯性的从槽里抓起一把土壤。
那一串串的番茄挂在藤架上,产量一看就不低。
有人带头,参观的群众也七嘴八舌的提问。
不知不觉中,移民们对沙海的日光温室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