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扬又为梁书弗开心起来。
供销社里一般都是按照商品分类,管你是哪个商家生产的,东西都摆放在一起。
从没为出现过为某个厂家商品单独设柜的事。
对于来买东西的人来说,买得到东西才最重要,至于东西是哪个厂家的并不是很重要。
毕竟这年头也注重的是功能和质量,至于外貌颜色款式,并不是买东西的人关心的事。
顾明扬记得能让供销社开单独柜台的唯一一个产品,是“永”字牌热水袋。
但那也是季节性的,虞县一到十一月下旬开始变得阴冷,不干活的时候大家就喜欢待在灶房里,挨在铜脚炉或小炉子旁。
可一到晚上,被窝里必须要有个汤婆子才能睡好。
但黄铜浇筑的汤婆子不是家家人家都有,且十分笨重;有些人家没有汤婆子就用医院里的空盐水瓶替代,但玻璃瓶易碎。
不管是汤婆子还是盐水瓶,刚注入水的时候烫死人,冷了后又和冰坨子一样,体验感不是很好。
这几年橡胶做的热水袋开始流行起来,为此从十一月到来年二月,供销社会在开辟一个小柜台,专门买海市生产的“永”字牌热水袋。
顾明扬十分好奇,“小弗,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个小规模供销社的代理主任,消息渠道不多,就这样,他之前都听说过书记想要在供销社柜台引入虞县其他手工头花的事,还说什么支持农村发展,帮助更多的老乡们脱贫致富。
其实大家私下都在传,是他有个远房亲戚忽然也搞了个“头花厂”,供销社的头花柜台要给书记亲戚的腾位置。
这里面有没有猫腻,他看破不说破。
但是现在书记却要把黄金席位给亮晶晶,那只有一种可能,这样做书记会得到更多利益。
“我给宁市的人民日报投了一篇稿子,内容是关于虞县河口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员主动寻找改革之路,虞县供销社大力支持该项举措,为虞县经济作出贡献。”
梁书弗笑着道,“投稿被采纳了,算算时间应该是今天的报纸上有刊登。”
宁市人民日报不仅是宁市的报纸,更是省会报纸,影响力十分巨大。当然,投稿难度也很大。
梁书弗在过年时候就写好了,修改了多次又请了高昌礼师兄帮她润色,还找了薛老师帮她校对,才在年后投出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还做了两手准备。
“刚发出去的一千朵牡丹发带,应该也卖得很好。”
报纸的事顾明扬还能想明白,隔壁县头花卖得好不好,她是怎么知道的?
“我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梁书弗对着顾明扬说了这么一句。
顾明扬若有所思,然后想起他们供销社最开始卖得好,是因为全县中学各校文艺汇报演出。
“你是说县文工团?”
虞县文工团经常要对外交流,顾明扬想起来最近两站就是临近县市。
“不止,还有学校的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