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芷澜总共投入了九万元购买股票,当时价格是1。7元一股,一共买到了五万三千股。如今每股涨了两毛,也就意味着她这会儿工夫,就净赚了一万多块。
另外那三位各自投了五万元,如今这么一眨眼的时间,也都进账了五千上下。
“天啊!”
韩岚欣稍微算了一下账,顿时惊得用手捂住嘴,随即欣喜地望着于芷澜说道:“也就是说,咱们这么十几分钟,就落袋了五千?你还多赚了五千,凑成了一万?”
于芷澜和杨家哥俩也跟着兴奋地点头。他们先前在倒卖国债时,虽然比一般人赚得多出许多倍,可那终究得花上好几天,还得跑遍各地,找那些愿意高价回收国债的银行才能赚到钱。
结果如今在股票交易大厅里,才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就赚到五千甚至上万,他们怎能不激动?
“这炒股实在来钱太快了吧?”
这时杨过强也急切地看向唐长安,激动地说道:“唐先生,您可真是行家啊!您瞧,这还在涨,已经两块了。”
杨过强和于芷澜几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那边。
唐长安只是随口应了一声,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兴奋,因为他清楚眼下的上涨,主要是短期内大量资金涌入,才把价格推到了高点。
等价位提高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人抛出,到时候价格说不定还会跌得很狠。
“诸位,我先给你们提醒一下,股市这东西,有涨就必然有跌。要想赚到钱,光靠守着可不行,所以我想去联系几家报社,放些利好消息,用来吸引更多人买这只股票。”
“万一后面股价回调,你们也别慌,如果能再加仓就更好。等后面再拉升,就能赚到更多利润。”
“好!我们都听你的。”
看见股票一路上扬后,于芷澜更对唐长安深信不疑。
“那行,你们先这儿等着,我和我朋友去张罗下发布消息的事。”
说完这句话后,唐长安便同沈蕾离开了这里。
“你想在报社发什么内容?”
沈蕾上了出租车后,好奇地望着唐长安问。
“当然是和福曜玻璃相关的那些新闻。”
唐长安也没和她说得太细,可他心里早有主意:花些钱打点记者,在报纸头版鼓吹福曜玻璃将同大众汽车公司展开合作,签了一笔十亿美元的玻璃订单,并且大力渲染福曜玻璃的市值将要飙升之类的利好。
这样就能让一大批人跟风买进福曜玻璃的股票,市价自然还会继续往上推。而且只要股价往上涨,福曜玻璃那边为了自身利益,不会急着辟谣,反倒会乐于默认这种风声。
于是这整个下午,唐长安都和沈蕾一起奔波,终于把在报社刊登消息的事情敲定下来。虽然这是假消息,可现阶段对报纸这类媒体的监管还没那么严,他才能钻这个空子。
忙到收市的时候,福曜玻璃的股价在涨跌之间波动,最后又稳在了1。9元左右,没出现特别激烈的涨势。
可就算这样,于芷澜他们算下来,也已经赚了不少。为表示感谢,他们insist要请唐长安吃饭。
唐长安和沈蕾陪着几人吃了顿晚饭,直到入夜才一起回到酒店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