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人大都是些破落户,贩夫走卒,贫民娼妓。”
“在这样的地方传教,即使那些市井凡夫愿意归顺基督,他们也没有办法提供多少金钱来供养教会。”
“我听说基督教不是使用[什一奉献]吗,要把十分之一的收入交给教会作为供养。”
“但北城这些人,就算把收入交出十分之九,教会也无法拿到多少钱。”
“您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李莲英越问,约瑟夫的眉头皱的越深……
“孩子,你真的是来听讲基督教义,而不是来学习怎样传教的吗?”
李莲英摇摇头:
“我是个深陷在疑惑中的人,我需要答案。”
约瑟夫轻叹一口气,道:
“大清朝一直以来秉承的国策是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订立《南京条约》之前,这里没有任何传教的基础。”
“明朝的时候倒是有不少传教士曾经来过,但明亡至今已经两百多年,加上清政府一直以来的愚民政策,很多百姓根本没听说过耶稣是这个名词。”
“我们刚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开展传教活动,百姓们不仅不知道什么是耶稣,也对外来的神完全不感兴趣。”
“他们信仰三清,信仰菩萨,信仰城隍,独独不信上帝。”
“后来我们参考了基督教在早期传教时使用的方法,对现在的方式进行了改良。”
“京师虽然位于天子脚下,但北城和南城却依然是数一数二的穷。”
“我们就从这里下手,给落魄的乞丐发放食物,为无子的老人举行葬礼,开办儿童福利院,在街上挨个宣传教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把教堂进行改建,由西式尖顶改为中式庭院,这有利于消除民众心中的隔阂。”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教义进行了改良,把上帝说成是[天],把耶稣等同于佛祖。”
“这里的穷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但本身有信仰着的神明,要他们改变并不容易。”
“只有把耶稣本土化,人们才会接受。”
“当年佛教刚刚传入华夏的时候,不也有过[老子化胡]说吗?”
“而且北城的百姓,大多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太多认知,因此做到我此前说的那些,他们就愿意追随基督。”
约瑟夫说着,转身走上高台,从柜子里取出一份名册,翻到最前面:
“你看,一开始皈依基督的北城民众都是些什么人:”
“乞丐王五,落选太监陈贵,挑粪工赵德,手工艺人孙志,妓女郑芳……”
约瑟夫说着,又将名册往后翻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