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砍树,盖房子用木料怎么办?”
“到林业公司买。每年林业公司定量砍伐一些树,然后补栽些树苗。”
“马三几点回来?”
“没有固定时间。他根据巡山情况自己决定回来的时间。如果他在山上转悠的时间长,回来得就晚。如果不想转悠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二小子看了一眼天色,判断马三巡山是否回来了。马三巡山一般是早晨去山上,下午回家。有时他是从北山转悠到东山,有时是从东山转悠到北山。他巡山时用保温饭盒带中午饭,全天在山路上。他经常是在夕阳下落时往回返,天近黑时到家。二小子说:“晚上咱们去马三家。”
“晚上我准备回县城。”
“怎么刚到就想走呢!这不行。家里吃住都没问题,今晚不能回县城。”
刘明远不知道二小子家住的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如果是旧房子,刘感恩肯定不愿意住。
他也不愿意住这种老屋。只是他有控制力,在特殊环境可以将就和忍耐,而刘感恩是小孩子,没有控制力,不愿意将就。
马三骑着黑色的马从村西往东走。他刚巡山回来,在山路上走了一天,可能是马累了,走得缓慢。他也乏倦了,无精打采的。马和人都显出疲惫的样子。他朝二小子挥了一下马鞭,做着打招呼的姿势,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往前走。
二小子大声喊:“下马!”
“我去赶羊。”
二小子呵斥地说:“让你下来!没听懂吗?”
“我去赶羊。”马三以为二小子跟他开玩笑。
二小子说:“赶羊着什么急。下马!”
“什么事?”马三勒住缰绳,调转马头,不解地看着二小子。
“下马再说。”
“我还得去赶羊呢。”
“谁还能去偷你的羊?”
“我还得回家做饭呢。”
“才几点就做饭,太阳还没落山呢。”二小子忽略了马三媳妇中午不能做饭,更忘记了马三媳妇在马三不在家时中午有时候不吃饭的事。
“有事就说呗。”
“你骑在马上,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怎么说?”
“我是堵住你的嘴了,还是不让你说话了,有事说事,没事我走了。”
二小子说:“你认识他吗?”
“好像是从大城市来的,来找你,又不是找我,我怎么能认识?”马三看了一眼刘明远说。
二小子说:“再仔细看一看。”
“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我说认识,人家也不承认。”马三确定不认识刘明远。
二小子转过脸问刘明远:“你还能认出他吗?”
刘明远在二小子跟马三说话时,仔细看着马三,想在马三身上寻找到童年时的记忆。
马三骑在马上,看不出身高,个子大约一米八,身材偏瘦,牛仔帽遮挡住了眼睛,穿着一套迷彩服,如同西部牛仔。
刘明远是在六七岁时跟随父亲从远山村搬走的。马三跟他年龄相仿。当时马三比他个子高。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的模样一点儿也没有了,完全是陌生面孔,怎么可能认得出来呢。他说:“完全是陌生人了。”
“二小子,这位客人是从哪儿来的?”马三用握着马鞭的手往上推了推头上的棕色牛仔帽,马在原地移动了几步,调换了位置。
二小子说:“上海。”
“你怎么不说是从美国和日本来的呢?”
“你不信?”
“当然不信。”
“真的。”
“你就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