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
● 荣誉越高,头越要低
浅薄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的本事是充盈的,而智者却总是深感学海无涯,保持着谦卑进取的姿态。就像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巴利所说:“生活,即是不断地学习谦逊。”即便获得了很多荣誉,身处很高的位置,依然不可居功自傲、矜才使气。
东汉名将冯异是一个品行高洁、才能出众的人,他驰骋沙场几十年,战功累累,是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期的杰出统帅。他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更在于他的低调谦卑,从不盛气凌人。
更始元年,刘秀率王霸、冯异等将领攻克邯郸,擒斩王郎,平息叛乱。
战争中,冯异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尽办法为夜宿的大军筹措粮食,熬煮豆粥,让将士们饥寒俱解,恢复了战斗力。刘秀统帅大军行至南宫时,突然遭遇了大雨,寒气逼人。冯异四处奔波,取薪燃火,让将士们取暖烘干衣服,并送上热腾腾的麦饭,让官兵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战。
冯异的种种作为,感动了所有的将士,军队士气大振,一举取得了胜利。战后,刘秀把所有将领召集到身边,准备论功行赏时,冯异却独自离开,到一棵老槐树下认真地读起《孙子兵法》。侍卫看到后,知道冯异又想把功劳让给大家,就硬把他拉到刘秀跟前。冯异对封赏再三推让,众位将领见此都纷纷劝他,冯异实在推脱不掉,便提议将此功让给自己属下的一位偏将,让这位偏将大受感动。刘秀看到冯异如此谦卑,又赏给他许多金银,而冯异则把这些金银悉数分给了战役中表现勇猛的战士。
冯异的品行赢得了军中将士的钦佩与尊重,也使他调动起部下来得心应手,与他同级的人也很欣赏他,刘秀更是器重这位有才有德的将领。
对冯异来说,为军为国争得荣誉是自己的职责,可在胜利面前不能居功自傲,而要心平气和地将其视为一个新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造奇迹,赢得尊重。
时过境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美德,却始终为人们所称赞。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也是解放军一直以来坚持的作风与精神,更是解放军不断取得进步的法宝。
解放军牢记党的教导,在创造佳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军队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积极地改进,避免了骄傲自满的情况。同时,他们也不断向外界学习,把一些好的经验、作风、方法融入实际工作中。
谦卑的品质和精神,可以聚拢人、打动人,赢得人们的敬重。这份谦卑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发自内心的,以平和的心态去看过往的成就,不沽名钓誉,也不为世俗所迷惑,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去进步、去超越。
● 虚怀若谷能学到更多
生活中,多数人都难抵骄傲的诱惑,有点儿小成绩就沾沾自喜,结果成了进步的障碍。真正优秀的人,知己所知、知己所不知,知己所长、知己所短,虚心不自满。
智叟和愚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自幼一起玩耍。智叟看起来很聪明,许多东西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他也为自己的聪明颇为骄傲。愚公就不行了,虽然用功,可处处都显得很笨拙,十分的汗水也换不回一分的收获。
所以,他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感。
多年后,这两个人的命运又怎么样了呢?聪明的智叟,四处炫耀自己的才能,可他一生业绩平平,没做出什么大事。自觉愚钝的愚公,谦虚低调,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伟人之一。
智叟看到了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到处张扬,骄傲得不得了;而愚公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所以他很谦虚、很努力,才有了如此成就。毁掉智叟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智叟的骄傲自满。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却也告诉我们,骄傲自满能毁掉生命的卓越,而谦虚低调却能挖掘人的潜质。优秀的人不仅有实现梦想的能力,更懂得不停留于自己所表现出的卓越上,虚心地去学习和容纳更多的知识。
德国阿道夫·冯·贝耶尔是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染料分子结构的著名化学家。他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聊,谈到了贾拉古教授。
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没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后,对贝耶尔说:“大你6岁,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有的老师比我还要小30岁,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为什么我们要谈虚怀若谷呢?因为,“若谷”才可以填充更多的知识与本领。很多人无法做到更加卓越,是因为头脑里装了一些东西就开始骄傲自满,却不知道大千世界,还有太多值得探索的东西。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或者要在某些方面独占鳌头,就要知己无知、不耻下问,精益求精、积极改进。
做一个谦虚的人,保持一颗进取的心。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只能掬起一朵浪花,但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充实,自身的价值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 人物故事|杨利伟:实现飞天梦,依旧低调如初“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忍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从胆小的孩子到第一代航天员
看到上面的那段颁奖辞,你一定猜到了,它歌颂的是那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梦想的英雄人物——飞入天空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1965年,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他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略有些胆小。为了磨砺他的性格,父亲每年寒暑假都会有意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游泳。渐渐地,杨利伟就对探险和运动产生了兴趣,经常跟同伴跋山涉水野游,寻访古寺遗址。
1983年6月,正在读高三的杨利伟,赶上了空军招收飞行员。一直怀着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一系列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学员。那时候,当飞行员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他能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并顺利通过高考,在县城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1992年夏天,杨利伟所在的部队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突然,飞机发出了一声巨响,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了。在这个紧急时刻,杨利伟非常冷静,他把战机顺利开回了基地,因此荣获了三等功。
1998年1月,杨利伟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辛苦与汗水,只为将来的辉煌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杨利伟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涯。
当时,他每天要学的课程很多,有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心理学、航天医学、外语等,涉及三十多个学科、十几个门类,比在飞行学院时的压力大得多。许多知识是他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要学习和掌握它们非常困难。
好在,杨利伟是一个肯钻研的人,靠着一份不怕苦的劲儿,待理论学习结束后,他的成绩是全优。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想成为合格的航天员,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得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这又得经历一番艰难的训练。
在常人看来,太空神奇而美妙,可对于要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太空除了奇美之外,也是残酷的。那里没有氧气、没有水、没有重力,一应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它都不具备。要想进入天空,航天员必须在密闭狭小的飞船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要求航天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专门训练。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最痛苦的,完全是在挑战人的极限。以“超重耐力”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8。5个G(一个常用于度量重力加速度的单位),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10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呼吸严重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危及生命。想做飞天的宇航员,必须得经过这一道坎儿。
杨利伟在训练中是很讲究技巧的,他会依据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跟教员沟通,总结出规律和方法,让一些极具挑战的严格训练变得轻松一些。2003年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杨利伟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