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 第一章 枸杞优良品种的(第1页)

第一章 枸杞优良品种的(第1页)

科学培育研究

1920年,宁夏中宁枸杞种植人员张佐汉发现了“大麻叶”优质品种后,经过数代科技人员的努力,培育出了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4号、宁杞5号、宁杞6号、宁杞7号、宁杞8号、宁杞9号、宁杞10号等一系列优良品种。其中几个极为关键的科学培育节点,均在中宁枸杞之乡发生。

1965年,宁夏中宁县政府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路安民研究员,对中宁枸杞传统种植品种进行了科学分类。依据枸杞叶片颜色、大小、枸杞鲜果形状颜色和枸杞的树架特点,分为3个类型12个种,其中尖头黄叶、园果和黄果3个枸杞品种,可作为科学育种的原始材料;大麻叶枸杞、小麻叶枸杞和白条枸杞抗病虫能力较强,丰产优质,作为良种推广。但是,在枸杞传统栽培技术时期,由于苗木繁殖方法采用根蘖繁殖和种子繁殖,大麻叶枸杞、小麻叶枸杞和白条枸杞实际推广数量很少。

1973年,枸杞科技人员钟鉎元到中宁枸杞园开始枸杞新品种科学培育,直到1992年培育出了宁杞1号和宁杞2号枸杞新品种。其中宁杞1号枸杞新品种是宁夏和西北枸杞主要产区当时的主栽品种之一,至今还在广泛使用。

1986年,中宁枸杞专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枸杞地里研究枸杞”的国家二级教授、中宁县枸杞站枸杞科技工作者胡忠庆,开始枸杞新品种培育,1997年培育出了宁杞4号枸杞新品种,成为宁夏和西北枸杞主要产区继宁杞1号以后又一主栽的品种。

2006年,宁夏枸杞科技人员以宁杞5号为母本与宁杞4号等配置了大量杂交组合,定植在中宁县林场搞新品种培育。2017年通过验收,认定为宁杞10号。

第一节“大麻叶”走出中宁

“大麻叶”优良品种的发现,是自然界鬼斧神工、天然杂交的结果。

正是这天然的结晶,使枸杞的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1961年,国家提高收购价格,使枸杞与小麦的收购比价上升至1∶29。宁夏人民政府决定大力加强枸杞工作。宁夏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宁夏科委”)组织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宁夏农科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前身)森林系的科技人员对中宁枸杞的管理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同年安排在芦花台园林试验场引种。

1961年3月,宁夏农科所选派秦国峰、王培蒂等一批科技人员来到枸杞之乡中宁县,对“大麻叶”枸杞优良品种进行科学选育。

秦国峰通过走访枸杞种植户,结识了一大批枸杞种植能手,其中最主要的是张佐汉。张佐汉把他自己种植“大麻叶”枸杞的经验总结为歌诀,一一交给秦国峰。

1962年春,秦国峰邀请张佐汉带着他自己的“大麻叶”枸杞优良品种,来到银川芦花台园林试验场,试种了4。7亩“大麻叶”枸杞。1963年扩种至6。5亩。

在秦国峰妻子王培蒂(枸杞科研人员)的精心管护下,1965年亩产达到了创纪录的152kg,不仅产量高出了中宁县,上等货的品质出货率也都远远高于枸杞之乡中宁本县土地区所产的枸杞,一下引起了枸杞界极大关注!

——这是“大麻叶”第一次走出中宁县原产地的开始。

1965年,秦国峰在中宁县将已有的农家品种按照农艺性状、植株的植物学形态、果实形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类与整理,从纷乱的农家品种中筛选出了22个具有代表性的农家品种,其中“大麻叶”被确定为最佳品系,通过3次扩种,芦花台园林试验场的枸杞面积发展到了720亩。

1975年,108亩壮龄“大麻叶”枸杞优良品种平均亩产181kg,其中6。5亩试验园平均亩产257kg。在淡灰钙土地区树立起了“大麻叶”枸杞优良品种丰产稳产的标志,实现了“大麻叶”中宁枸杞优良品种走出中宁地区后,迈向更广阔的区域。

一、“大麻叶”形态特征

小灌木,进入成龄期(4年以上),株高1。49~1。65m,根颈粗4。60~12。50cm,树冠直径1。45~1。70m,枝条250~300条。叶深绿色,质地较厚,老枝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4。5~8。2m,宽0。8~1。6cm,厚0。09~0。14cm;新枝第一叶为卵状披针形,长2。4~4。9cm,宽1。2~1。8cm,厚0。05~0。10cm。结果枝粗壮、针刺少,有部分叶片反卷,厚叶互生,每株叶面积6。10~8。50m2。当年生枝条灰白色,嫩枝梢端紫红色;多年生枝条灰褐色,枝长40~65cm,节间长1。3~2。0cm,结果枝着果距7~15cm,每节花果数1。64个。花紫红色,长1。67cm,花瓣绽开直径1。53cm,雄蕊5枚,花丝下部有一圈稠密绒毛。花萼2~3裂。幼果粗壮,尖端渐尖;熟果鲜红,先端钝尖或近截平,果身长椭圆棒状,具4~6条纵棱,鲜果纵径1。55~1。95cm,横径0。70~0。94cm,果肉厚0。10~0。13cm,鲜果千粒重502~562g。种子棕黄色,肾形,每果内含种子28~55粒,种子千粒重0。82g,种子占鲜果重的5。4%。

二、“大麻叶”生物学特性

物候期:在宁夏银川地区3月下旬萌芽,4月中下旬抽发第一次新梢(称春梢),4月下旬二年生结果枝现蕾;5月中旬发第二次新枝(夏梢)当年生枝现蕾;6月上旬果熟初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盛果期;8月中旬发第三次新枝(秋梢);9—10月结秋果。树体生长势强,中等枝条剪截成枝力4。3,非剪截枝条自然发枝力3。1,有效结果枝长度70%,集中在30~50cm。

抗逆性:对白粉病,根腐病抗性较强;黑果病抗性较次。阴雨后果表面易起病斑。雨后不宜裂果。喜光照,耐寒、耐旱。

三、“大麻叶”的经济性状

成龄树株产鲜果5。8kg左右,干果含维生素C18。37mg100g、胡萝卜素5。61mg100g、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192mg100g、枸杞多糖3。09%。

一般亩产可达200~250kg,精细管理可达450kg以上,最高达500kg以上,干果千粒重114g。干果特级果以上为44%~52%,甲级果为38%~40%,乙级果以下为12%左右。

四、“大麻叶”的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园地宜选中壤或轻壤,地下水位不得高于90cm。小面积人工耕作生产园,最终株行距1。5m×2。0m,幼树期可加倍密植;大面积人工耕作生产园,株行距1。0m×2。8m~1。0m×3。0m。高度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

肥水管理:生殖生长势强、耐肥水,定植当年亩施有机肥2m3、尿素25kg、磷酸二铵25kg、氯化钾15kg,以后随树体增大、产量增多,逐年增加施肥量,3~4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亩施有机肥4m3,尿素50kg、磷酸二铵50kg、氯化钾30kg,年灌水5~6次,盛果期可适量增加灌水次数。

整形修剪:幼树期以中、重度剪截为主,促发新枝加速树冠扩张;成龄树选用圆锥形成自然半圆形树形,一年生枝剪、截、留比例把握在各13较为适宜。

病虫害防治:植株抗根腐病能力强,耐锈螨能力强;对于枸杞蚜虫和枸杞红瘿蚊等害虫应加强预防。

第二节宁杞1、2、3号

优良品种培育过程

一、钟鉎元与宁杞1、2、3号

1965年,秦国峰从中宁回银川主持工作。宁夏农科所科研人员钟鉎元接替秦国峰来到了中宁县当时的新堡公社刘营大队蹲点,在第八生产队选1。5亩做生产试验田,同时开展走村串户的大田技术选种调查工作。

钟鉎元发现,丰产枸杞园通常首先是品种相对比较好,多采用优树的根蘖苗建园。虽然根蘖苗建园比较慢,但产量稳定。低产枸杞园通常多用种子苗建园,育苗虽然比较快,但很难保持原始母树的品种特性。

根据上述现象,钟鉎元等科技人员判定:中宁枸杞是异花授粉植物,如要想解决产量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良种和良种无性繁育的问题。

在育种手段方面,如要聚合不同品种优点须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技术手段;如要快速选优,在当时以种子育苗为主的大前提下,可用“选择育种”(自然群体选优)的技术手段;如要实现种质资源创新可选用“倍性育种”“远缘杂交”的技术手段。

在杂交育种方面,1972年钟鉎元等科技人员以圆果为母本,小麻叶为父本配置的组合中筛选出“72007”(白花),该品系树形开张,长势旺,枝条粗长,种子千粒重达到了0。7447g,超过两亲本中最优者小麻叶62%,合理修剪产量也较两亲本有所提高,但由于该品种果实偏圆,制干后油果率过高,未投放生产,但这一品系后来被其他枸杞育种者作为育种材料广泛使用。

在选择育种方面,1973年钟鉎元等科技人员通过对丰产枸杞园走访,通过“先选丰产园,初选优树,三株优势树比对、两年优势树数据比对确定复选优树,无性繁殖后的品种对比试验与区域试验进行决选,规模以上面积示范”6个步骤,最终确定选自中宁县新堡刘营三队的“73002”为最优株系。

1987年,该品系通过宁夏科委的良种鉴定,定名为“宁杞1号”。依托大量的群体和漫长严苛的选育与示范过程,宁杞1号以其“广适、稳产、多抗、优质”的综合优势,很快得到了枸杞种植单位和大量枸杞种植户的认可,被广泛推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