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自己能力不错,但是,只觉得整个大明王朝都不能离开他们,否则,换了别人上来,立即狗急跳墙,喷人骂人,这也叫做腐儒。”
“以上三种人都还算比较好处理。”
“最让朕不屑的,便是淮西派某些老将,自以为跟了朕多年,战功无数,就可以一个人顶了百人的活儿,却不想,他真的那么厉害,何至于不敢开打北元,非要靠一个少年呢?”
当着外人的面,朱元璋那是绝对不会随便提及自己对蓝玉这种日益骄纵的勋贵的不满,可如今,当着最亲的太子朱标,却是不得不吐槽。
这话自然也让太子朱标颇为震动。
父子俩虽然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但对朝堂上某些太过分的人的看法,也算是比较接近。
不说别的。
就说蓝玉,建国之前立功无数,建国之后还打击北元,加上三年前封了凉国公,更加自恃有功,骄横跋扈。
不但看不起同时代的其他名将,甚至,就连徐达,常遇春这两个公认的帝国双壁,也是经常被他口花花。
后来,常遇春没了,徐达病重,这厮居然不定时四处鼓吹。
北元不该交给燕王朱棣去打。
浪费兵马浪费时间。
而是应该让他出兵。
说的好像朱元璋这个皇帝,朱标这个太子,加上燕王朱棣三人,都不如他蓝玉一个人似的!
这些年来,朱元璋忍了他多次,一是顾念劳苦功高,的确战功卓越,二是考虑到他乃是常遇春妻弟,也是朱元璋的亲戚,因而再三心软。
可如今,这人居然连燕王朱棣,朱怀,还有这次就连李善长等人都赞不绝口的完美北元大战都要诋毁。
那就不能责怪他朱元璋心狠手辣,果断下令了!
“父皇,凉国公他……其实,可能就是……”
“标儿!”
“都这时候了,还在维护那个自大自负之人做什么?朕就算给他最后一次机会,迟早,也会犯事,逼迫朕杀人的!”
不等太子朱标真的为蓝玉求饶,朱元璋先是脸色一沉,让太子朱标都不好开口,只得闭嘴。
而后。
却是想了一下之后,这就根据之前张玉的汇报,以及数日之后即将抵达的燕王朱棣等人的献捷,提前发布三道圣旨!
“朕要让所有人看看,朱怀这种有功不自傲,谦逊还努力的人,才是最合格的臣子。”
“第一道圣旨,追封朱怀父母为二品诰命和二品诰命夫人,加倍免除其家乡之人的徭役赋税等等。”
“第二道圣旨,让礼部那边提前预备应天府三天三夜的庆功宴,朕要与民同乐。”
“第三道圣旨,将应天府所有说书人请来,人人给三倍酬劳,让他们将北元大战的故事,涉及的文臣武将,各个说成故事,宣传出去。”
“一句话,朕就是要让朱怀的名声,天下传播!”
“庸臣挡不住。”
“小人被气死。”
“腐儒……哼,朕可不想做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