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靠儒家,只能安定人心,却无法富国强兵。”
“古人云,君子六艺,其中就有武德,可惜,孔圣人的传人早就忘了这些。”
“倒是朱怀的经历让本太子幡然醒悟啊!”
这边,太子朱标正在感慨这些年自己差点被某些腐儒坑了的时候。
那边,听到朱怀乃是岳父义子岳怀转世,因而杀敌无数,痛砍北元,百姓们各种叫好,各种鼓掌。
他们比较穷困,因而拿不出太多金钱打赏,但是,就因为这些说书人说的太好了,太符合他们的想法和三观。
却是有一个铜板丢一个铜板。
没有铜板的则是干脆拿出蔬菜瓜果,或者还有十来岁小孩,来到几个说书人身后,给他们端茶递水,按摩捶腿。
那一幕幕民间和谐,万民爱国的场面,看得无数人感动。
那一幕幕淳朴民风,无人不感动的画面,却是也让一部分路过的文臣和武将,心中一动。
谁言忠君爱国只是他们儒家的专利啊?
谁说只有文臣可以治国,武将不能安邦,百姓不能参与啊?
谁又胡扯不读书,不是大儒,就不懂文化,不懂国家大事的啊?
都是迂腐之见。
君不见,汉高祖刘邦起兵芒砀,凝聚一县草寇,却最终成就四百年大汉,至今还有香火。
君不见,我大明洪武大帝,开局一个破饭碗,后来团结万民,驱逐北元,消灭暴虐的陈友谅,张士诚。
君不见,岳王爷以武杀敌,捍卫国土的精神,世代相传,没人完全信任朱怀真是岳父的义子转世,但只要他坚持杀敌立功,坚持善待百姓,那就还有无数人追随,无数人崇拜!
“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
“太子千岁!”
“燕王殿下也该千岁!”
“至于这个朱怀,我等不敢僭越,但求让他长命百岁,以后继续杀敌卫国,相信当今陛下和当今太子都不会反对的,对吧?”
“对啊,对啊,就是这么个说法。”
“以后谁敢随便污蔑朱将军,先问问我们老百姓答应不答应!”
众人的声势一浪超过一浪,不只是让应天府,江南,也让更多大明的地方,知道朱怀的大名。
最后。
就连位于魏国公府邸后院的三兄弟,徐添福,徐增寿,徐膺绪,也听说这件事,顿时一脸苦涩。
三人此前还打算借用徐达,徐妙云的力量,要么让朱怀永远闭嘴,要么就被迫离开。
却不想,闹了半天,小丑还是他们自己。
而且,朱怀名声越大,也就带给他们越大的压力,怕是一开始的威胁利诱,后来的造谣传谣,再后来改写书信……
这些事情都没法遮掩。
真要是闹大了……
很可能人头不保!
“二哥,您快想个法子啊,特么的,那个废物朱怀怎么就变成今日这么神勇,这么被陛下也被万民崇拜的狠人了呢?”
“他现在的声望,地位,别说咱们,就怕大哥都不如他。”
“再不想法子,我们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