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乾坤大挪移的来历 > 第7章 北巡之议(第1页)

第7章 北巡之议(第1页)

政事较少,是因为之前的洪武、永乐二朝太过轰轰烈烈了,宣德朝只能以休养生息为主。

但也不是什么动静都没有,沉寂已久的郑和船队,在宣德元年年底出航了。

这次的出航,算是破天荒的打出了海贸为主的旗号,先是和交趾取得了联系,并送汉、赵二王去了交趾,顺便送去了物资和轮换人员,然后在次年回返南京,并再次向东出航。先是占据了倭国还没啥人烟的佐渡孤岛,然后航至石见国,占据了当地的银山。

对此,倭国的反应比较奇怪。

此时的倭国,正处于应仁之乱的前夕,诸侯们还没大规模的下克上,但大内家已经在堺圢举兵了。

大内家和幕府的矛盾,主要缘于对明的贸易。因为大内家所在的地方,本就是倭国的西国,距离朝鲜很近,大内氏又素以百济王族的后代自称,所以是利用和朝鲜的贸易积累财富起家的。

等华夏赶走了蒙古鞑子,不算顺利的和东边邻居建了交,和大明的贸易就成了倭国最大的香饽饽。

洪武朝那会儿,倭国就在南北朝时代了,加之倭寇最早是由浪人组成的,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上的实力大名,都无法有效控制这些浪人,所以都无法回应朱元璋的要求。因而,这两边争得起劲,大明根本就没搭理他们。

一开始还派了使者,后来在洪武二年的斩使事件后,老朱直接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然后就扔一边不搭理了。

直到永年年间的郑和船队出航来了倭国,才对倭国上下有了震慑作用,顺便也碾平了海寇无数,倭国直接派出了朝贡使臣,算是和大明建了交。

从大明的角度看,是这样没错。

但从倭国这边看这件事,那就影响深远了。

倭国的中央,就是所谓的幕府,由将军统领,居于京都,最大的港口就是堺圢,也就是后世大阪那个位置。而大内家这边,也是倭国天皇任命的朝廷重臣,是镰仓幕府的‘御家人’,所以两边可以看成是地方实力派和幕府将军的争执,而不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总之,倭国这边就是比较乱套,大内是靠对朝贸易崛起的,又在讨伐不服朝廷的山名家时立下战功,夺取了山名家的周防、长门二国,但后来又因为想独占对明贸易,因而又闹出了一个‘应永之乱’,即大内义弘在堺圢举兵,试图向幕府将军示威,垄断对明贸易的举动。

其实,应永之乱发生的那年,1399年,还是建文元年,倭国只是听说建文帝有意开海贸,八字还没一撇呢,只能说倭国这边太着急,没咋滴呢自已就斗起来了。

总之,到了如今的1426年,倭国那边,幕府和大内家的关系依然在冰点,因为应永之乱中大内家死了自家家督,在倭国有‘今项羽’之称的大内义弘。

于是,面对明军的入侵,抵抗的只有大内家自已。幕府是很久之后才得到消息的,而且得信之后,也没采取任何动作,一心看大内家的热闹。

郑和船队常规航行就有快三万人,这次还特意载了兵,也许对付倭国全国之力,尚力有未逮,但对付一个大内家,还是绰绰有余的。何况这时的大内家,意识到正面对的是明军,一来打不过,二来他还想继续做对明贸易呢,一个石见国,丢就丢了吧。

郑和运来倭国的藩王是肃康王朱赡焰,同为最识相的藩王之一。

历史上他是和赵王一起削了兵权的,康王是后世给的谥号,现在称呼他就是王。他是第二任肃王,老爹朱楧永乐十七前才过世,袭爵时足足耽误到了永乐二十二年,算是已经狠狠被磋磨过一次的年轻人了。

作为首批自请削兵权的藩王,正德皇帝决定给他,以及更具代表性的汉王、赵王等王都来点优待,汉王、赵王领着蜀王,楚王去交趾打天下,肃王朱赡焰就来了倭国。

护卫当然是保留着了,只不过被运送来了海外岛国,没有郑和船队,想回大明都难。肃王本身是个小年轻,但作为八大塞王的护卫,兵是相对精锐的,有不少抵御过蒙古鞑子的老兵,换来倭国,收拾一个大内家当然是很轻松的。

何况,大内家还想和大明作海贸,也不敢真的得罪这位大明藩王,于是,没用多久,肃王带来的矿工师傅就找到了石见银山,并开始开采。

倭国本身对石见银山的开采,要到尼子家崛起才大规模开始,大内家主要还是跑海贸的,可能有领民时不时的来捡几块矿石,但正式开采要到很久以后了,所以大内家压根就不知道这里有银山。虽然丢了石见国,却也不慌,以为明军就是打算在此落脚,还在沾沾自喜,以为得了便宜呢。

于是,夺取石见、佐渡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得多,只是一个冬天就完成了。

倒是交趾那边,汉、赵二王以及于谦的到来相当及时,正好解了黎利对茶笼的围困,在城下大破黎利军,斩首八千余。

这里用的主力,自然是汉、赵二王的护卫军。

之前的明军,感觉自已是被抛弃了,扔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后方补给又送不过来,自然士气低迷。但现在的明军是藩王护卫,不少都是经历过靖难之战的老兵,虽然上了年纪,但技战术还是在的。

何况,明军的火器装备率相当高,老兵或许逞不了筋骨之能,但放放火器还是很轻松的。

正好交趾这地方太过潮湿,本来也用不了弓箭,西方的殖民者还没来,他们也发展不出来火器,自然只有挨打的份儿。

这些情报,都是郑和送来的,因为船队还没下西洋呢,首先完成了两次运兵任务,这才开始筹划远航的事。

离开中原不远,自然会送信来,只是这些内容上不了台面,朝中的大员自然不会拿去朝会上讨论。

搞定了藩王外封以及金山、银山的事,正德的目光开始看向了北方边境,朱珏讲史时,皇帝问的军事相关问题也更多了。

这一天,朱珏正好讲到楚汉争霸的那段历史,在韩信的背水一战这里讲得口沫横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