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漫长暑假里所有周及一个人做过的事,他都又和覃尚去了一次。他们会去玩滑板,会去逛书店,会去吃甜品,会去拉小提琴。。。。。。
覃尚带来的那张仓汀二中的毕业照和周及那张在兆宁中学的毕业照稍加折叠就可以拼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他们两个挨在一起留了念一样。
覃尚到了兆宁以后每天都给朱慧琴打电话,周及每次都会安静坐在旁边跟着听。
朱慧琴还是很忙,医院顾不上的时候会交给护工。外公的病情还是平稳的糟糕,但老爷子还在很好的撑着。
有老周在家,周及和覃尚也就没挤在一个房间睡觉,覃尚晚上都是住在客卧的。
周建培对小哥俩的事情已知晓却从没多嘴问过什么,覃尚没来之前,在家里喝茶聊天是他们爷两个,现在换成了爷三个一起喝。
对待两位小朋友,他这位老朋友也从不倚老卖老。面对孩子们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他不会去给过来人的建议,而是鼓励小伙子们大胆开创属于自己的大学时代。
老周送给小哥俩的开学礼物是一人一床蚕丝被。开学当天他连公司的重要会议都没参加而是选择了亲自做司机送两个孩子去兆大。
把孩子们送到了目的地他除了帮忙留在车里看东西,其他的事都不过度参与。
曾经站在兆宁大学的门口,周及和覃尚选择了路过,如今他们真的带着录取通知书一起踏进了校园,幸福和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的。
文学院和法学院的报到地点都在图书馆门前,他们分别排在各自院系的新生队伍里,不管离多近也还是会发些满是废话的亲密消息。
办理好报道手续就开始找宿舍了。他们返回车旁叫上老周,然后三个人一起搬东西,先去周及的宿舍,再去覃尚的。
不在同一个专业的唯一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他们所在的两栋宿舍楼不在一个区。从周及的宿舍楼到覃尚的宿舍楼抄近路的话都需要走十多分钟。
老周安顿好他们两个后就回去了,走之前嘱咐他们遇事要相互照应。
这明明是无需老周嘱咐小哥俩也会做到的事,他们也还是表了决心。
大学生活跟以前的所有校园生活都不一样,虽然课程还是挺满,但业余时间却非常丰富。
周及和覃尚在社团选择上经过了仔细研究,他们都选了两个社团,一个跟专业有关,一个跟娱乐有关。分别选了文学社和辩论社后的他们又一起报了滑板社。
至于那些被新生们吹捧的学生会各个职能部门,他们都不感兴趣。
年轻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让交朋友这事显得格外顺理成章。没用上两天时间周及就已能做到上下楼时碰到同院系的可以笑着打招呼。
相比他来说,覃尚还是更擅长摆臭脸。周及去了覃尚宿舍两次后就跟那几个小子都混熟了,可覃尚却还有叫不上名字的。
“没事,他们都能叫上你的名字就行了。”周及笑着说。
覃尚将餐盘里的那块看起来特好啃的排骨夹到周及碗里:“记得把你的课表给我一份。”
周及放下筷子去书包里摸:“早就准备要给你了。”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