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悲痛与哀伤得到缓解,可可·香奈儿也在工作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这个执着坚强的女人,一旦工作起来,便会一丝不苟,要求完美:“当你开始工作,就必须继续下去,如果你不用心去做,你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场战斗,可可·香奈儿将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场长久的战斗,在这场战斗力,只有自己依靠自己,全神贯注,才能够忘记一切。忘记孤单,忘记悲痛,忘记寂寞。
2。历史悬疑:战争是翻云覆雨的魔鬼
与好莱坞的合作不算好也不算坏,可可·香奈儿的公司开始遭遇了事业上的挫败,经济萧条带给她事业的影响也不曾减小。种种情境都告诉可可·香奈儿,未来的路艰难不易。然而眼下,一场时装界里的大战正在向可可·香奈儿逼近,而她不得不应战。
可以说,自从走上时尚设计这条道路,可可·香奈儿未曾遇到过对手,直到那个叫做艾尔莎·夏帕瑞丽的女人的出现。
艾尔莎·夏帕瑞丽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罗马的贵族家庭的女人。家境富裕的她从小就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熏陶与陶冶。在1917年,艾尔莎·夏帕瑞丽在一次英国伦敦的宗教会议上,遇见了一位伯爵。十八岁的她情窦初开,被这个男子深深吸引。就这样,花季女孩艾尔莎·夏帕瑞丽嫁给了这个她心爱的男子。新婚之后不久,艾尔莎·夏帕瑞丽便和丈夫一起移居到了美国,然而这段婚姻却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年。在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不久,艾尔莎·夏帕瑞丽的丈夫便抛弃了她们母女三人,而且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无奈,艾尔莎·夏帕瑞丽只好带着女儿们回到了纽约。
命运总是习惯在困苦中增添哀伤。这一年,艾尔莎·夏帕瑞丽的小女儿不幸患病,由于女儿的病情极不稳定,艾尔莎·夏帕瑞丽只好将她送至私人医院。此时的她,生活穷困潦倒,再加上女儿的医药费,让生活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而也是这一年,艾尔莎·夏帕瑞丽开始了生命的转折。白天,艾尔莎·夏帕瑞丽为古董商工作,到了晚上,她会来到巴黎巴黎的时尚餐厅。这个新开业的餐厅,自营业开始,便吸引了诸多的高雅人群,那些文人雅士经常会在这里聚餐。这一点对于艾尔莎·夏帕瑞丽走入时尚世界来说至关重要。
与可可·香奈儿一样,艾尔莎·夏帕瑞丽也经历过离别,经历过艰苦。他们都是有故事的女人。而往往,有故事的女人都会成为不俗的一类。
1927年,艾尔莎·夏帕瑞丽初次步入了时装界。最开始,她只是为个别的几个朋友设计衣服而已。夏帕瑞丽设计的衣服别致而又新颖,她会将一件针织套衫设计成为黑白两种颜色,强烈的颜色对比加上胸前儿童涂鸦式的蝴蝶图案,让艾尔莎·夏帕瑞丽一举成名,并被《时尚》杂志评为“本年度的毛线衫”。于是,在时装界初出茅庐的艾尔莎·夏帕瑞丽开始了自己的时尚事业。她先是在一家阁楼上开起了服装店,随着自己的设计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艾尔莎·夏帕瑞丽开始扩大自己的店面。
1929年,艾尔莎·夏帕瑞丽开设了运动服装店;1934年,在凡都姆宫,艾尔莎·夏帕瑞丽开设了高级的时装店。也是在这一年,艾尔莎·夏帕瑞丽又在伦敦的格罗夫纳街36号开设了豪华服装店。她是第一个将拉链用在时装上的设计师,也是第一个将化纤织物带入高级时装界的设计师,她与可可·香奈儿一样,有着太多大胆的设计和奇妙的想法。她们,都是敢于创新、用于开拓的设计师,她们也都愿意自己设计的衣服被复制,成为大街小巷的流行。她们,注定是属于时装界的女人。
在艾尔莎·夏帕瑞丽出现之前,时装界都是可可·香奈儿独霸一方。而她的而出现,也必然让一场时装大战爆发。可可·香奈儿与艾尔莎·夏帕瑞丽的战争,也就此打响。
艾尔莎·夏帕瑞丽在颜色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还要归功于她青年时期的旅行。每一次的远足都会让艾尔莎·夏帕瑞丽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当艾尔莎·夏帕瑞丽走上时装的道路,曾经的那些北非土族人的色彩、美洲暴发户的狂放都成为了她设计的灵感。艾尔莎·夏帕瑞丽认为时尚就是新奇,而新奇就需要强烈的用色才能完全体现。所以艾尔莎·夏帕瑞丽是如此的喜欢艳丽颜色,罂粟红、紫罗兰、猩红,都是她喜欢的颜色,她尤其钟爱粉红色,她觉得粉红色“明亮、不可思议、大胆、合适、纯洁,不仅富有生命力而且最具有原生态的特性。”
独具匠心的艾尔莎·夏帕瑞丽会将巴尔干人服装上的大贴袋用在夹克衫上,会将东方的原始味印花布用来设计衣服,会将西服的翻领形状设计成少见的茶匙形和三角形,会将香水的瓶子设计成类似人体构造的形状,会将女式包装饰一个可以发出闪烁磷光的装饰物,会将帽子设计成鞋子的形状,会将平日里佩戴的围巾设计成蜻蜓的形状……艾尔莎·夏帕瑞丽的想法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人们总是惊奇为何她的脑子里会有这么多看似猎奇,但是却不失优雅的怪想法。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艾尔莎·夏帕瑞丽将肩部作为了时装设计的重点,她开始着重注意女性肩部的“平”和“挺”,在加宽垫肩的同时收小了臀部,这成为了艾尔莎·夏帕瑞丽又一设计。对于这种夸张的男性化的女性服饰,有杂志评价艾尔莎·夏帕瑞丽是“最具想象力的创造”,而这种衣服也成为了时尚的领导者。
艾尔莎·夏帕瑞丽在用料方面,与可可·香奈儿一样,都十分严格谨慎。她喜欢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的画,喜欢非洲人的独特图腾,艾尔莎·夏帕瑞丽会将自己喜欢的这些抽象派的图案印在花布上,甚至是骷髅、骨骼这样看似恐怖的图案,艾尔莎·夏帕瑞丽也会应用在时装设计上。而这其中,超现实主义画家达里曾经为艾尔莎·夏帕瑞丽设计了很多的印花图案,这也使得艾尔莎·夏帕瑞丽设计的时装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在二战时期,艾尔莎·夏帕瑞丽的战时系列让人充分感觉得到她的超现实色彩:“有一袭晚礼服被伪装成日常穿着,而夜晚,当一个女人走出地铁要去出席一个正式场合的晚宴的时候,她只要拉开丝带,这件日常穿着的连衣裙就会瞬间变身为一袭晚礼服。颜色也丰富多彩,有马其诺防线蓝,外籍兵团红,飞机灰,还有羊毛连身衣,可以让人们方便地在床边的椅子上,在突然空袭的夜晚迅速套上,逃到地下室去。还有一件白色的,据说可以抵抗毒气。”
从一位单亲妈妈到一位女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之所以能够在时装界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还是源自于她所设计的衣服更注重舒适性。艾尔莎·夏帕瑞丽认为,人的形体就像是建筑物的框架,不论线条、细节多么有趣,都必须同人体这个‘框架’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在服装设计上,人体是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只有得体、合适,才会取得活力。当人体与花纹发生冲突,而必须要舍弃一方的时候,艾尔莎·夏帕瑞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后者。
对于服装造型的理解,艾尔莎·夏帕瑞丽像是一位雕塑家或者是建筑学家,对于色彩的理解,艾尔莎·夏帕瑞丽却又像是一位现代画家。
这样的女人对于可可·香奈儿来说,实在是一位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让她不容小觑。一直称霸时装界的可可·香奈儿与新兴起的艾尔莎·夏帕瑞丽之间,悄无声息的蒙上了一层敌意与冷漠。对于这个女人,可可·香奈儿从来不直呼其名字,而是叫她“那个意大利女人”,或者说那个“会做衣裳的画家”。
在可可·香奈儿看来,艾尔莎·夏帕瑞丽超现实主义并不能主导潮流,那只是一种错觉。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显然可可·香奈儿对于时尚的理解更为深刻。
面对强大的劲敌,可可·香奈儿始终保持着低调的防守状态,这与艾尔莎·夏帕瑞丽的高调截然相反,如同香奈儿的衣服一样低调简洁。
这一时期的可可·香奈儿开始在脖子上做文章,也会使用垫肩,来让女性的腰部在视觉上变得纤细。而这一时期,长及脚踝的晚礼服又流行了起来。
可可·香奈儿觉得,一件衣服的制作需要找到重点。拖地的长裙需要低垂的领子,覆颈包胸的衣服需要露出双腿。正所谓“如果你想掩盖住某个性感部位,就得暴露出另一个部位。”
显露优点,掩盖缺点是制衣和穿衣的重点。如果一个人身材娇小,那么衣服的腰线就要提高,这样看上去才会拉长身高,变得高挑;如果一个人臀部下垂,那么衣服的背部腰线就需要放低,这样下垂的臀部就会被遮盖。
依靠这一理念,可可·香奈儿大胆的将传统的拖地长裙剪短,露出脚踝。而白色与奶油色的使用,也使得这样的裙子变得纯白朴素。
无论设计出怎样的时装,可可·香奈儿始终坚持着“衣服要能够随着身体而活动”这一设计理念。每个人的身材都会不同,但是如果剪裁合适,那么每个人都会穿,而且也会在运动和静止的时候,都会感到合身。
然而,作为可可·香奈儿的标志性代表,那条黑色并且带有白色衣领和袖口的裙子成为了香奈儿的标签。她还是如此喜欢黑色与白色。在可可·香奈儿的很多设计里,都使用了这些颜色。粗花呢做成的白衬衫、黑白相间的针织衫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
一场无声的战斗打响,两个热衷于时装设计的女人开始了各自的征战。有些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的乖张,让这两个独具才情的女子相遇,非要交集在时尚风雨中。她们各自坚持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各自经营着自己的时尚沙龙。然而不是冤家不聚头,艾尔莎·夏帕瑞丽和可可·香奈儿的店仅仅隔着一家酒吧。而这家叫做“雷茨”的酒吧,也成为了这两个女人经常光临的地方。为了避免见面,也为了不让自己尴尬,可可·香奈儿经常是从酒吧的后门进来,而艾尔莎·夏帕瑞丽则从另一侧进来,高傲的她也因此嘲弄的说到:“可怜的香奈儿,我走正门,她却只能走后门!”
过往已经成为回忆,人们的眼光需要看向新的潮流。此时的人们,对于黑色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狂热喧嚣,华丽又重新成为时尚的焦点。这个突然出现的艾尔莎·夏帕瑞丽夺走了可可·香奈儿不少的顾客。
似乎,在这一场时装的战斗里,可可·香奈儿处于劣势。就连著名的《时代》杂志也作出过这样的判断。他们将艾尔莎·夏帕瑞丽的照片作为杂志的封面,并写道:“艾尔莎·夏帕瑞丽在服装沙龙里拥有最高的权利,已经成为超现实高档服装的决裁者……她比同时代的设计者更加疯狂,更具有独创性,她现在就是‘天才’的代名词……”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那些夸张猎奇的时装,也只能如昙花一现,不能成为主流。相反,低调而又富有内涵、高贵而又不炫耀的时装才会成为经典。这是一场战斗,一场持久战,只有经过时光的考验,才能分出胜负。
1940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尚之都法国因为遭到了重创而沦陷。艾尔莎·夏帕瑞丽在此时移居到了美国。一直到法国光复以后,艾尔莎·夏帕瑞丽才重回法国巴黎继续她的时装事业,然而多年的退出,让艾尔莎·夏帕瑞丽的创造力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巅峰时刻,曾经显赫一时的时装生涯也就此了结,曾经的辉煌只能留给历史。
棋逢对手,可可·香奈儿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然而她可以迎接对手的挑战,但却阻挡不了时代更迭的脚步。对于未来,可可·香奈儿感到了担忧。
3。毅然淡出:活着,已经是最好的
可可·香奈儿为时尚而生,为工作而活。她将自己所从事的时尚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全部。对于时装,对于工作,可可·香奈儿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力和热情。那个小小的瘦削身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它们需要被应用。
1939年,法国巴黎的时装秀依旧如期的进行着。这一年时装秀的主题被定为“逃避主义”。笔直的T台上,身材窈窕的模特在高傲的展示着自己的服饰。对于这一次的时装秀,有杂志评论:“巴黎很俗气,并且精于世故;在巴黎,女人只有到了35岁才有可能被称为美丽--但是现在的巴黎突然变得单纯、古怪、温和,而且有点女孩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