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洪熙官四位外国高手第几集 > 第二章 洪熙官初访马四嫂(第4页)

第二章 洪熙官初访马四嫂(第4页)

洪熙官一见谢大头,心中恍然大悟,知必为此大头佬召此人到来,拦途截劫,并报复昨夜之恨者。

洪熙官当下,亦不慌不忙,笑曰:“哦!我以为有何贵干,原来又欲得我之货物耶?”

王大鹏曰:“洪熙官,汝既认得此人,当知我等来意。知机者,快快跪下受死,免老爷动手。”

洪熙官曰:“丧门神,汝欲得我之货物耶?我虽肯,但我手中之两个伙计不肯!”

王大鹏勃然大怒,一个箭步,标马冲前,大喝一声,手中流金铛,向洪熙官迎头拍下。洪熙官急把夜战刀一挡,左刀乘势由下直砍,猛砍王大鹏之心窝。王大鹏确不愧为绿林豪客,眼明手快,急向后退马,避过洪熙官之刀。洪熙官进马,正欲举刀砍去,王大鹏之流金铛,疾从中路猛割洪熙官胸膛。洪熙官急把双刀一叉,用下门较剪之势,把流金铛叉住,右手沿着铛柄,一个黑虎偷心之势,猛撇王大鹏之胸。王大鹏把流金铛之柄一招,招住其刀,用洪堂解数,柄尾由下兜上,向洪熙官迎头拍下。洪熙官急把刀一挡,挡住其柄。

当洪熙官一刀挡住之际,觉得王大鹏之流金铛,沉重非常,一刀挡去,手臂为之震动,不禁暗吃一惊。本来流金铛乃属长兵器,宜于远攻;洪熙官之一对夜战刀,宜于近取。今洪熙官已迫近其身,短兵相接,本来洪熙官已占尽上风,但是王大鹏武技高强,进退迅速,两人虽然迫近,洪熙官仍无法取胜,当下一刀挡住其流金铛后,顿觉手臂麻木,知遇劲敌,急向后退马。王大鹏之流金铛已到,一铛钉到,洪熙官左刀一招,措手不及,被其铛铲在左手腕上,鲜血直喷。

洪熙官大惊,急耸身一跃,跳出圈外。王大鹏哪肯放过,飞步追上。李锦纶、吴勇、郑涛三人,急一齐上前,三件兵器,挡住去路。王大鹏大喝一声,背后谢大头等二十余人,一齐拥上李锦纶等竭力抵挡,且战且走。一行四人,抛下十五担货物,拚命飞遁,一口气连奔二十余里,回头一望,见王大鹏等未有追来,始在路旁小息,从怀中取出止血药,敷治手部伤势。

敷药既毕,洪熙官长叹一声曰:“唉!想不到我洪熙官一生英名,竟丧于此丧门神之手也。”

李锦纶曰:“师兄何必抑郁若是。今日之败,乃一时不慎矣。若回羊城,休息数日,养足精神,再来找此丧门神报复可也。”

洪熙官曰:“李师弟之言虽有道理,但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今日败于此丧门神之手,其原因我心中清楚,此非关别事,乃我之武技尚不及此人也。天下之大,奇能异技之人正多,今遇此人,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者是也。”

李锦纶曰:“现在秋月师叔与铁崖师兄尚留在羊城未去,秋月师叔为我少林门中第廿四房领袖,武技高强。何不返回羊城,请秋水师叔到来相助,直捣贼巢,取回此批货物乎?”

洪熙官曰:“我现今已在战败,货物尽失,尚有何面目回去见人乎?我若不能取回此批货物,惟有自杀以谢贵友而已。”

李锦纶曰:“洪师兄因此区区货物,何必轻生若此。至于我等江湖人,胜败乃兵家常事,略受小挫,何必灰心耶。”

吴勇曰:“洪师傅,弟子有一计,必可大破此丧门神者。”

洪熙官曰:“吴贤徒有何妙计?”

吴勇曰:“前者,弟子曾随师傅北行,于黄田坝山中,得遇马四嫂传以夜战刀。今此地距黄田坝不远,我等何不先回清远县城,休息三五日后,再绕道前往黄田坝,求援于马四嫂,必可大破丧门神者矣。”

洪熙官曰:“贤徒之言是也。马四嫂武技高强,江湖慑伏,前往访之,必有计可破丧门神。李师弟等,随我先回清远县城可也。”

洪熙官言罢,即偕李锦纶、吴勇、郑涛三人,及三十名挑夫,懊丧而回,至清远县城内,暂寓于迎宾客栈中。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三日。洪熙官精神恢复,乃命吴勇、郑涛二人,偕同三十名挑夫,在清远县城内相候,亲自带同李锦纶,绕道而至黄田坝,拜访马四嫂于山中茅舍焉。

马四嫂当下闻得洪熙官到访,接入草堂之中。洪熙官介绍李锦纶与马四嫂相识。三人见礼既毕,在堂中坐定。

马四嫂曰:“洪师侄不见多日,想必甚好也。”

洪熙官曰:“自别师太以来,托庇粗安耳。”

马四嫂望见洪熙官腰间一对夜战刀,诧曰:“洪师侄,前老身所赠汝者,只得一把蜈蚣刀鞘,今何为而有一对?”

洪熙官曰:“侄自别师太后,北上大廋,适与令弟相遇,蒙令弟授我以夜战刀法,因而大破飞天蜈蚣于大廋岭上。后回程时经过东江,因除一大蜈蚣,遂得一刀鞘,此亦师太所赐也。”

马四嫂曰:“说起此对夜战刀,老身又想起先夫来矣。先夫当年驰骋绿林,名震江湖者,纯赖此夜战刀之力。今重睹先夫手泽,前尘影事,一一兜上心头,使老身低徊无限也。洪师侄英俊不群,豪迈朗爽,今得此刀,毋负先夫之志矣。洪师侄此次到来,神色有异,岂有疑难之事,未得解决者欤?”

洪熙官曰:“然。侄回羊城之后,回念起大丈夫理宜纵横天下,远近知名,方不负一副好身手也,乃决意闯荡江湖,干一番轰轰烈烈之事,好使名垂后世。适有友相托,押货一批至粤北乐昌,我乃偕李师弟及两徒欣然就道。沿途所历,曾两番杀强徒。不料前数日来到浈阳峡上,被一名丧门神王大鹏者,拦途截劫。我奋起应战,自愧武技低微,竟为此人所败,伤及手腕,所有货物尽被掠去,一生英名从兹丧尽,栖迟清远,无面回归。因此念及师太,武技高强,义气深重,故特再度来访,请师太有以教我,雪此奇耻耳。”

马四嫂曰:“哦!王大鹏耶?此人为浈阳峡上王家村人,擅使一把流金铛,重五十余斤,利害非常。江湖镖师,败于其铛下者不少。洪师侄今遇此人,毋怪挫败而回也。虽然,先夫之夜战刀法,即可破之。洪师侄以前来去匆匆,老身未尝将此技授汝。而令汝对此刀法,仍欠三两点奥妙手法,未尽所学者。洪师侄今来此,老身正好以此尽传于汝。汝学毕此技,足破王大鹏之流金铛也。洪师侄,老身未授汝此技以前,先为汝详述此刀之来历可乎?”

洪熙官曰:“愿师太赐教之。”

马四嫂遂杀鸡置酒,与洪熙官、李锦纶二人,共饮于草堂之上。酒过三巡,马四嫂开始详述其夫之事迹焉。

马四嫂曰:“先夫萧大鹏,乃此间人也。幼随白马山乌云岭人骨寺方丈蓬头和尚,练习武技,再拜峨嵋山黄龙道人为师。洪师侄,汝知人骨寺之来历否?”

洪熙官曰:“侄初走江湖,见闻有限,望师太教之。”

马四嫂曰:“人骨寺原名乌云寺,因方丈蓬头和尚精于跌打医学,好研究人身骨骼构造情形,乃搜集山中骷髅骨,携回寺中研究。大小人骨,不下二三百具,罗列寺中,琳琅满目。外间人入寺,为之毛骨悚然,不知此乃蓬头和尚研究跌打伤科而已。

“先夫拜蓬头和尚为师之后,除拳棒之外,复专心苦练此夜战刀法。其时,与先夫共学于蓬头和尚门下者尚有一少年曰刘华龙者,精练十七节鞭法,与先夫固同门兄弟也。二人感情欢洽,情同手足。

“当年二人学技成功,辞别蓬头和尚下山之日,刘华龙问及先夫曰:‘今师兄技已成功矣,请问将来之志愿,岂设馆授徒,发扬武技欤?’

“先夫笑而答曰:“俗语有云,教拳教脚,揾得食唔揾得着。当一名教头,亦不过扬名一地耳,安能名震江湖,蜚声宇宙哉!’

“刘华龙曰:‘然则师兄欲从戎杀贼,安邦定国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