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转瞬又过三月。一行十众,来到赣南,越过蒋母山,进入广东省境,从九莲山南麓,向岭东方面而来,过和平、连平等县,尽属丛山峻岭。
一日黄昏时分,夕阳斜照,来到一山,绿叶葱茏,峰高林密。忽闻有歌声,自林中传来,歌声激越,慷慨激昂。蔡德宗等,侧耳细听,其歌曰:“枝零零,叶青青。阳春叶茂盛,枝干似轻盈。叶由枝发,枝实繁荣。轮回转变,终须有日叶难青。”
蔡德宗闻此歌声,恍然悟曰:“此曲词意虽俚,而寓意深远。所谓枝者,喻大汉民族;叶者,喻胡虏也。今胡虏势虽盛,但终有一日,必为我大汉民族所灭。歌此曲者,其亦为革命志士乎?”
众人闻言,亦认为有理,于是齐向林中去。至林内,一樵子正持斧伐木,其声丁丁,斧声与歌声,互相唱和,悠然自得。樵子年约三十,生得身长六尺,豹头环眼,阔膀细腰,是一个精于武功而耿直之人。
蔡德宗故意试其行藏,便大喝一声:“叛徒在此唱反清之歌,我来擒你。”
蔡德宗言未毕,拔刀扑上。樵子大怒,挥动手中利斧,向前迎战,运斧如飞,风声虎虎,武技高强。
战得三五回合,蔡德宗虚拂一刀,跳出圈外,高声呼曰:“檀越且慢,贫僧有事相询。”
樵子亦停止战斗,睁目以视蔡德宗,见其身御俗装,诧问曰:“君乃佛门弟子耶?何竟协助胡虏,甘为民族罪人?”
蔡德宗大笑曰:“前言相戏耳,请檀越勿介怀。贫僧等并非别人,乃河南嵩山少室峰少林寺僧徒,因反清复国,为清兵通缉,逃亡江湖,欲往罗浮山探候师祖大罗和尚,不图来到此地。闻檀越之歌声,寓有反清复国之意,乃以相试。原来檀越果是贫僧等之同志也。”
樵子闻言,放下利斧,纳头便拜曰:“哦!各位少林英雄,民族志士,失敬失敬。”
方大洪连忙上前,将樵子扶起,请问贵姓高名?
樵子答曰:“鄙人姓吴名廷贵。先父吴烈,为大明武官,胡兵南下时,任湖南衡州守备,战死南岳山下。胡兵追索遗族甚急,家母携我逃亡至此,时才数龄。家母痛国家沦亡,常以反清复国之事相勖勉,复得此间宝珠寺方丈,授以武技,练得一身本领,暂以采薪为活,侍奉老母,以待机会而已。不料以此得遇各位同道也。”
蔡德宗大喜曰:“原来吴壮士是志同道合之人,令寿堂亦是一个女中丈夫。江山虽陷,而人心未死,驱逐胡虏,还我河山,指日可待也。吴壮士,可否引衲等至府上,登堂拜见太夫人,以志景仰之忱如何?”
吴廷贵曰:“得各位志士光临,家母必倒屣以迎,请随我来。”
吴廷贵言罢,收拾地上柴枝,携回利斧,带领蔡德宗等十人,直向山上林中而去。沿着羊肠小径,越过两个山头,来到一谷。绿荫深处,茅舍六七所,绕以竹篱,植蔬果之属。菜花摇曳,鸡犬迎人,似是欢迎爱国志士者。山深人静,环境清幽,果是一个避世好所在也。
吴廷贵推开柴扉,延蔡德宗等十人至草堂之上。草堂虽小而窗明几净,鸟语花香。一老妇人闻声出迎。老妇年已六十矣,精神矍铄,健步如飞,手中扶着一根铁拐杖。杖身光致,乃久经抚弄者。英雄豪迈,确是一个巾帼英豪。
吴廷贵上前呼母亲,老妇人点首。蔡德宗等十人,亦纷纷上前施礼。吴廷贵介绍众人与其母相识。母家姓刘,亦是明代武官之女儿,自幼喜欢练武,练就一身好武技,豪爽有丈夫气,当下闻得蔡德宗等,是少林高僧,爱国志士,大喜,笑脸相迎,延各人在草堂上坐下。
蔡德宗道达来意。刘氏曰:“大师等热血可嘉。老身不才,亦忝为国民一份子,愿拚老命,为大师等助也。吾儿之师傅吴仕佑和尚,乃此间宝珠寺之方丈,亦是一个爱国男儿。其所以削发出家者,实欲掩清兵耳目而已。吴仕佑大师,常与老身论及复国之道,深恨同志尚少,仍未足以大举。今大师等,一共十人,尽属武林名手。宝珠寺内,与吴仕佑志同道合者,尚有四人,皆武技超卓者,今与蔡大师等联合,分头并进,大事可成矣。”
蔡德宗曰:“衲等此次南来,目的亦在联络各地志士,等候机会来临之时,再与胡虏一拚,恢复大汉江山。沿途所经之地,已得同志不少,但皆武技平庸者。今吴仕佑等,既是武林名手,亦是爱国志士,正好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为复国而努力也。”
刘氏曰:“现时已不早,大师等今夜,可屈驾茅舍。明日,老身遣亚贵引大师等,前往宝珠寺,与吴仕佑等相见便是。”
蔡德宗等大喜。刘氏命吴廷贵杀鸡为黍,治酒款待各人。翌日清晨,早饭过后,吴廷贵引蔡德宗等十人,来到宝珠寺。寺殿巍峨,禅房深邃,建于深山茂树之中,清净而庄严。
吴廷贵引蔡德宗入到寺内大雄宝殿前,早有寺中知客僧上前相迎。吴廷贵拜方丈吴仕佑为师,练习武技,与知客僧相稔。知客僧法号来因和尚。吴廷贵当下道达来意。来因和尚曰:“各位英雄既是少林同道,请在厅中稍候,待衲报告方丈去。”
来因言罢,延各人至客厅坐下,转入后殿。未几,足音跫然,来因和尚引方丈吴仕佑飘然而出。蔡德宗等十人急起相迎。
吴仕佑年已四十过外,生得魁梧奇伟,虎膀熊腰,目光炯炯,气概不凡,含笑迎人,态度和煦,使人一见便知是一个素有修养之得道高僧。蔡德宗等,合什为礼,吴仕佑延各人分宾主坐定,吴廷贵侍立一旁。
寒暄一会之后,吴仕佑叹曰:“据来因所言,知各位亦是爱国志士,曾在嵩山一带,与清兵浴血抗战,大义凛然,殊堪钦敬,今日光临敝刹,足使山门增光矣。”
蔡德宗曰:“胡骑纵横,人民涂炭。贫僧等虽为空门中人,亦国民一份子,理宜洒热血,掷头颅,拯人民于水火。无奈兵微将寡,只得暂来南方,联络各方志士,共图大事。今得大师相助,复国可期。贫衲等初来,地形未谙,幸大师有以教我。”
吴仕佑曰:“贫僧亦是明室遗民,为清兵所缉,迫得托足空门,静候机会。与贫僧志同道合,而武技高强者,尚有四人,都已削发为僧,藉空门掩护。现在此间者,共有三人。尚有两位,则在罗浮山华首寺内。”
蔡德宗曰:“贫僧等此来,正欲至华首寺拜候师祖大罗和尚,请示大计。请问那四位志士,姓甚名谁?”
吴仕佑曰:“大罗和尚已于昨年圆寂矣,现由其第十弟子方惠成继任方丈,第十一弟子张敬之任护法僧人。此两人者,则我等之同志。另有两位,一名杨仗佑,一曰林大江,现年不过三十岁,本是广州名拳师,精通武技,仁义为怀,不满胡虏专政,残杀人民,昨岁贫僧云游广州之时,与二人遇,谈及国亡家破之痛,热血沸腾,即随贫衲回来,落发出家,静候机会。今各位光临,正好团结一致,共为复国努力也。”
蔡德宗曰:“贫僧之师傅天然和尚,乃大罗首徒。照此看来,方惠成与张敬之两僧,乃衲等之师叔。衲等在此小住一二日后,赶赴罗浮,与二人相会,再回此间如何?”
吴仕佑点首,乃命来因和尚设酒筵,款待各人,并请杨仗佑、林大江二人出来相见。因吴仕佑等,只借佛门掩护,并非真正空门中人,故不戒酒荤,当下各人杯觥交错,宾主尽欢。
翌日午牌时分,吴仕佑、蔡德宗等十四人,方在密室内商量大计,忽见来因和尚匆匆入报,谓大队清兵已跟踪到来,现在山下,约有万人过外也。
蔡德宗曰:“事起仓卒,我等未有应战预备,如何是好?”
方大洪道:“既然如此,不若暂离此地,向后山逃亡,以避其锋。”
言未毕,小沙弥又入报,谓后山亦有清兵踪迹,已将全山包围矣。蔡德宗大惊,一跃而起,飞步至室外,施展轻功,飞上殿瓦,举头遥望,果见山前山后,旌旗招展,喊声大震,清兵四方八面杀到。蔡德宗急从殿上跳下,拉下宝刀,喝令各人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