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池玉将此次广告的所有小样打包发到客户的邮箱,之后给对方的负责人发了个消息。
周函就催着她一起下楼吃饭了。
因了周函说想吃点儿拌嘴的小吃,两个人就合计着去护国寺小吃总店。
地方离公司不远也不近,走路大概要四十分钟。
池玉刚想问他要不要打个车,见周函从大楼下的阴凉处推出了一辆自行车。
他拍拍身后的座位说道:“我住的地方离咱公司不远,最近想着锻炼身体买了辆自行车上下班。”
“反正地方也不远,我带你过去吧?”
池玉自从高中毕业后再也没骑过自行车,她那辆旧车子也老早就被池妈卖给收废品了的。
自行车就像池玉早就忘记的花季年华似的,看到周函招呼自己上车,像是时光倒流了似的有些发愣。
周函见她冲着自己发呆。
伸手摸了摸鼻子,有些气短的问道:“池玉姐,你不会是嫌弃我这辆座驾吧,放心全新的摔不着你。”
池玉听他似乎是误解了自己,笑着走过去一屁股蹦了上去。
“谁说的啊!我可是替你这新车担心呢,要是被我坐塌了我可是不管赔的。”
周函咧着嘴乐了,长腿跨坐在自行车上:“好嘞,您可扶稳啦!”
池玉坐在他身后,双手抓着座位,微风徐徐的吹过来,周函的衬衣被风吹得鼓鼓的,贴在她脸上,有股肥皂的质朴味道。
到地方池玉下了车,陪着周函锁好自行车,两个人就进了店。
中午总店里人气正旺,周函好不容易从满当当的人群中找了两个座位招呼着池玉过去坐。
不一会儿桌上就满当当的摆了不少小碟子小碗。
豌豆黄、驴打滚、奶油炸糕、面茶、羊杂汤、豆汁、艾窝窝、焦圈,虽说都是几块钱的小吃,但是这老北京的味道可是哪里都不输的。
池玉一小就被母亲领着来了北京,也算是半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用勺子卷了一口浓浓的口豆汁儿,嗯,酸香!
池玉平日里跟周函不算做熟,看他望着自己碗里跃跃欲试的眼神儿,怕不是本地人。
随即好奇的问道:“周函,你家里不是北京的?”
周函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怎么不是,就因为我没点这豆汁?”
说着他拿过池玉手里的勺子,就着她的碗喝了一口。
池玉看他脸上面色精彩极了,乐得拍起了巴掌。
即便是这样,周函还是没继续说下去,池玉也就作罢,别人不愿说的时候也不好多问,省的自己好像是查户口似的。
但是池玉接过他递回来的勺子,心里犯了嘀咕。
这小伙子好像有点儿过分的豪放了?用了自己用过的勺子这叫怎么回事。
想了想还是望着豆汁兴叹,自己总不能再拿起这勺子用了,但是再去拿一把又好像显得自己多么矫情,假装被别的小食吸引了始终再也没动这碗豆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