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前文关于吴世璠身世有误,已作更改。
吴应熊嫡子应是与其一同被杀的吴世霖,即建宁所生。清方史料也称吴世霖为吴世琳
一种说法,吴世璠不是建宁所生,乃吴应熊其他妾氏所生,故因不含满洲血统得以成为吴周皇位继承人。
吴周官方为使吴世璠法统更正,篡改其“出生证明”,加之嫡子吴世霖被杀,吴世璠遂由次子成为长子。
作者倾向吴世璠非建宁之子,因为吴周集团不可能接受一个有满洲血统的皇孙成为反清领袖。
若吴世璠有满洲血统,吴周皇位第一继承人应当是其亲叔叔吴应麟。
究竟真相如何,本书不作讨论,读者稍作了解便是。
另吴世璠被带出京师确系吴三桂侍卫瞒着吴应熊强行带走,出处为《平滇始末、《庭闻录等书籍
达素出任征南将军旨意下达当天,四川却传来消息,总督李国英因病逝世。
闻此噩耗,鳌拜不禁感慨道:“国英定四川,合师讨茅麓山,绩最高。梦庚诸将,也以国英最显。”
鉴于李国英久任岩疆,积劳病陨,深可悯恻,鳌拜让礼部给予谥号“勤襄”,追授世袭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位。
也就是一等男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十三等,比之洪承畴的三等阿达哈哈番爵位高了五等。
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国英死了,四川总督却不能空着,眼下湖广战局反复,四川为三省联合围剿明军余孽的重要省份,肯定要有大员镇守统一指挥。
由于刚刚一力推动导致满八旗最后主力葬送的达素重新出山挂帅,鳌拜不好意思再专断四川总督人选,便交由廷议。
廷议结果,四川总督落在了一个年仅36岁的幸运儿身上。
此人名刘兆麒,祖籍徐州沛县,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皆有理法,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明崇祯十五年,刘兆麒十四岁时在燕京附近主动向清兵投降,被编入汉军镶白旗入官学读书。
顺治六年刘兆麒在汉军考试中名列第一,授予内秘书院编修,成为皇帝侍从,很得顺治喜欢,多次提拔,现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论资历,从二品的左副都御史升任正二品的总督并无问题,然而刘兆麒是个文官,且一直在燕京任职,突然要其到四川担任总督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显然并不合适。
就湖北现在的烂摊子,起码也当由一治理地方多年的巡抚升任四川总督才合适,不济也要派一员大将前去才好。
毕竟,四川绿营成份复杂,是云南以外朝廷最不放心的一個省份。
李国英在时裁撤了四川绿营三分之一兵力,然如今四川绿营仍有精兵五万余,万一出事的话不仅湖广要彻底沦陷,就连陕西也要受到冲击。
廷议上却无人反对刘兆麒出任四川总督。
原因是这位左副都御史去年就曾上书朝廷,强烈反对刚刚被招抚的明将移镇荆州,指荆州乃长江重镇,扼南北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此重地朝廷不使忠贞将领镇守,反交由一降将驻防,若生变故必是大患。
这是公然与当时主张招抚的鳌拜唱反调,不可谓没有胆气。
后面发生的事果不其然被刘兆麒猜中了,因此不少朝臣都认为刘兆麒可堪大用,就是鳌拜也私下对左右说过悔不听刘兆麒言,导致今日湖广糜烂。
荆州叛乱发生后,刘兆麒又上书指对叛军一方面要积极督剿,不可懈怠;
另一方面则要肃清荆州附近,坚壁清野,必要时候可以将百里乃至更广范围内的民众迁至它处,确保作乱的叛军无法从民间得到人力、钱粮补充,使之成为无根浮萍。
这一方案与新任征南将军达素不谋而合,加之遏必隆力挺刘兆麒,认为若任刘兆麒总督四川一可以显少保用人之量,二来也可以其才干震慑川军,不使宵小异动。
于是这位才三十六岁的左副都御史一跃而成大清最年轻的总督,位列封疆。
相关任命吏部已经在办手续,虽然小皇帝根本过问不了人事安排,但程序上关于达素和刘兆麒的任命“文件”还是呈给了小皇帝康熙。
已经十二岁的康熙看起来比去年要成熟许多,当着兵部尚书噶褚哈、吏部尚书阿思哈的命肯定了达素、刘兆麒的任命,并称赞鳌拜不愧是先帝留给他的股肱重臣,任职用事皆是公允。
噶褚哈和阿思哈都是鳌拜党羽,见小皇帝如今“乖巧”许多,不由都是暗自点头,目中皆有喜色。
只待二人退下后,刚才还挂着笑容称赞鳌拜选人得当的康熙却是突然变了脸色,抄起桌上的砚台狠狠砸在了御柱上。
个头长高不少的小皇帝嘴撅的鼓鼓,紧攥着两只小拳头犹如一头受伤的小狼崽。
边上伺立的头等侍卫索额图见状,知道皇帝这是心中愤怒却也不好说什么。
好在皇帝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坐在那发了会呆,嘴里嘟囔一句:“九月朕就要大婚了,到时朕就是大人了。”
闻言,索额图下意识看向小皇帝。
皇帝婚事去年就定了,皇后就是索额图的侄女,这桩婚事也是太皇太后亲自指定的。
因此皇帝成婚后,索额图就是当今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