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位于襄阳西北,此地向北就是河南南阳境,再向西北则是均县。
均县便与鲁虾、李恕等人潜居的淅川县境交壤。
这片地区可以用四个字形容。
穷乡僻壤。
三个县级地方总人口加一起也不过万人,同保康一样除了县城和有限几个镇子,大部属于无人区。
也正因此地条件恶劣,所以当年八大王张献忠投降明朝后,就被明朝廷安置于谷城。
没想到张献忠在谷城仅“老实”了几個月就再举义旗,重新点燃了已经平息的农民起义烽火,最终同李自成一起埋葬了明王朝。
让张天望带两千兵夺取谷城并占领附近的均县和光化,王五不是托大,而是收取这些地方的确就是探囊取物。
尤其是谷城,可以说只要明军过去,县城就能易主。
这还要感谢八大王。
因为八大王当年再次起兵时把谷城的城墙给扒了,城中除了夫子庙以外的建筑都被拆毁怠尽,以致于后来历任谷城知县连衙门都没有,只能将夫子庙作为县衙办公地点。
说是县城,其实就是个镇。
没有城墙,守备营兵了不起就两三百人,张天望要是搞不定不如找根绳子自个把自个吊了。
张天望出发前,王五又面授机宜,除夺取这三个县后要及时建立地方政权,安抚百姓,恢复民生、鼓励百姓耕种荒地,告知百姓三年免税外,要及时封堵自河南邓县进入这片地区的驿道。
必要时候,可以断道。
即有桥拆桥,有路拆路。
总之,能扒的都扒了。
如此一来,清军想要从河南进入襄阳,只能走新野这条路,或者绕道德安。
由于明军的骑兵力量太少也太弱,王五眼下根本不考虑北上河南深入中原。
那样做的话会让明军在战场上陷入被动。
平原地区以步兵为主的明军碰上集团规模的清军骑兵,哪怕这些清军骑兵战斗力实际早不如当年,但也是步兵难以消除的噩梦。
不客气的说,只要两三千清军骑兵,就能将上万明军按在地上磨擦。
到时走也不是,打也不是,最终只能被活活耗死。
而且河南被清廷经营了二十年时间,比起战火始终不断的湖北,清廷在河南的统治更为牢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王五是不会冒险挺进河南的。
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且现在进军河南他王五这个女婿真就成了老丈人吴三桂的马前卒。
为王先驱了。
想要挺进中原,除了拥有一支绝对规模的骑兵外,就是拥有强大的火力。
前者,以荆襄的地理条件和现实情况,明军根本做不到。
除非老丈人吴三桂豁出去把宝贝似的战马给他送几千匹来,不然还是老老实实经营荆襄的好。
后者,倒是可以。
虽然不懂具体办法,思路王五是不缺的,火器相关技术人材也储备了不少,投入的经费也很多,就等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