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熙佩服道:“还是朝廷考虑周全。刑部是什么时候发现问题的?”
萧遣:“一个月前。”
江熙想起来了,萧遣陪他跑了七家医馆抓药,正是一个月前!那时便已经缺药,萧遣当晚折回皇宫,可是为了这件事?萧遣那么敏锐作出反应,难道他知道汤疮药方?到底是刑部发现的问题,还是萧遣?萧遣看得懂古镜字,甚至是这些偏门的专属名词?
江熙装糊涂道:“这是什么病的方子?”
萧遣顿了顿:“普通时疫。”
江熙:“大齐发生过这个时疫吗?”显然是没有的,如果有,医馆的大夫们就会从缺供的药材中发现端倪并向官府汇报。
萧遣:“没有。”
江熙:“那刑部如何发现问题?”
萧遣:“大齐没发生过的事,不代表大齐不知晓。这就是使臣和暗卫的使命。”
江熙心里曾有过一个疑惑,在他证实这个疑惑不可能发生后,就再没想过它还有“翻案”的可能。他轻轻地道:“子归……”
萧遣:“什么事?”
江熙:“你什么时候学了古镜语?”
他想要萧遣告诉他一个准确的时间。哪知萧遣问东答西:“很难学吗?”
“啊?”
江熙还想再问什么,就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脚踩了风火轮似的狂奔而来,一路叫叫嚷嚷:“失火了失火了!李将军府失火了!快去救火呀!出人命了!”
江熙忙地拦下他道:“哪个李?”
小伙子指着远处的一团黑烟:“还有哪个李?武宁大将军那个李!”
萧遣当即抢了路人的马,跃上马背,冲江熙伸出手。江熙下意识搭上萧遣的手,萧遣一拉,他借力跨上了萧遣身后的马背,随即取出一张银票支给那个被“抢劫”的无辜路人后,两人飞驰而去。
一路风驰电掣,两人的帷帽都被风带走,不到一刻,临至将军府。大火正烧得猛烈,橙色的火焰肆意地吞噬屋宇,冒出滚滚黑烟,染脏了碧色的天幕,方圆百米的空气都是热的,飘扬着飞灰,路过的鸟都要被烤熟。
里面一圈,兵部、工部、家丁、街坊邻居大概五百号人正在救火,附近的水池子都已抽干,有井的院子排起长龙;外面一圈,上千人围观,他们并非坐视不管,而是没了救火的工具,只能干看着,让出救火的通道,尽量不靠近碍事。
火声、风声、坍塌声、救火声、议论声杂糅在一起,乱哄哄一堂。
京城每每发生大事,百姓都各持己见,有支持、有反对、有冷漠,经常争论不休,但这一次,百姓的态度出奇一致,就是——救!哪怕烧的是楚王府,他们都不见得这么统一。
萧遣下了马,把江熙摁在一旁的石栏上坐下,严肃地命令道:“你坐在这里,不许动。”
江熙点头答应:“你放心,火要是控制不住,我绝对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你要小心,别靠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