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上,萧郁大发雷霆,当即革了四名将领的职。
永定元年的修水征寇之战,萧郁是铁了心要斩草除根、杀一儆百。
军饷给足,兵强马壮,派出的将帅皆资历深厚、战功赫赫。虽然修水反贼武艺高强、用兵如神,但客观而论,朝廷的兵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优于叛军三倍。
李顾曾与萧郁在沙盘上演示过战况,无论何种战术,不出意外的话都是朝廷取胜。结果十万精兵在韶州磨了半年之久,一会儿回传十里瘴气导致大军举步难行,一会而回传干旱缺水导致大军师劳兵疲,一会儿回传反贼屡施奸计导致大军内部分裂……
虽然有过一两则喜讯,但十战九输,最终投降。
这不是颜面的问题,而是一件不大可能发生的事竟发生了,连势均力敌都做不到,那便不是硬实力出了岔子,而是人心乱了。
朝廷一输,南方的造反气焰愈发高涨,北方的外敌虎视眈眈,任其得意下去,天下就要反了。
紧张的局势如一只无形的手掐住萧郁的喉咙,萧郁的愤怒则化作炼丹的炉火炙烤着每一个臣子。今日的朝堂已经过了四个时辰,气氛压抑,如坐针毡,一两个体质虚弱的老臣当庭饿晕,被抬了出去。
萧郁将写满败绩的奏疏扔在将领脸上,气息已经不畅:“朕才登基一年,你们打量朕没有脾气故意做出些烂绩,那你们就打错了主意!朕今天放话在这,修水叛军必剿,再输你们就……”
萧遣咳了一下,打断道:“陛下,时候不早,该下朝了,改日再议不迟。”
萧郁听出萧遣话里有话,宣布下朝。萧遣留下四命将领,移步勤政殿。
他作为萧郁的“御笔”,上可入大朝旁听,下可进出勤政殿,虽不发声,但事事入耳。萧遣说不再见他,除非他罢职,否则不太可能。
为了不脏萧遣的眼睛,他已经一天没有抬头了。萧遣也没瞧他一眼,不针对他的时候,萧遣意外老成,像一个人到中年不苟言笑的寡夫。
第095章变坏(11)
四名将领候在殿外,萧郁紧闭着眼仰靠在椅背上,在无外人的时候他才会袒露出内心的软弱。“哥,我头痛……”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仗意义重大,文武百官、万千子民、内贼外敌都在盯着少帝能否破除前朝留下的的弊害,并以此定性。赢,则少帝年富力强、治国有术,百姓可安;输,则少帝平庸无能,软弱可欺,敌寇伺机而动。
输于帝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萧郁深知这一点,才会重兵出击,结果大败亏输。当务之急是立马反击,挣回声势。
萧遣走到椅子后为萧郁按揉太阳穴,直言道:“关于关南军兵败的原因,我不信服,言官不经沙场,所上奏疏只是片面之语,若凭此惩处将领,恐怕底下士兵不服而埋怨陛下失察,没有人比那些将士更期望凯旋,陛下该听听不同的声音,再做判断,以防蒙蔽。建议陛下待会一一审问他们,或有新的说法,再派人去韶州、军营暗查,了解百姓和士兵是如何评论此战。惩罚不急这一时,若不探究明白,二次征剿只怕重蹈覆辙。”
他的桌位在殿的西南角,这个位置看到的是萧遣的侧背影,总之萧遣背后不长眼睛,他便大大方方抬起头来,不得不说,认真起来的萧遣蓦然生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孤僻感,今天又穿的是天缥色衣衫,像书里描绘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冷面美人。
恍然入神,脑子里冒出一句诗:彼其之子,美如玉。